相對于物質而言,運動要更加抽象一些。
因為這或許將會革新物理層面對運動的定義。
顧然簡單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后起身給自己和葉老倒了一杯熱水,
簡單潤嗓之后,這才接著說道:“對于力場、基本粒子和物質的描述,或許比較直觀一些,但對于運動,可能會有些曲折。”
葉老很顯然已經充滿了興趣:“你講。”
顧然道:“剛才說了,在宇宙大爆炸,釋放單位波的那一瞬間,是不能應用動量守恒的,”
“或者說對于本來沒有質量的單位波,速度或許是無窮大,或者說本身是不存在速度這個概念的,它是瞬時的。”
“這也就意味著,或許我們對于速度的定義,就像是光速一樣,只是截取了單位波的一個周期,進行的局部分析和計算。”
說到這里,顧然稍作停頓。
葉老認真的聆聽著,這些承上啟下的內容,理解起來并不算復雜。
“繼續。”
顧然道:“所以進一步來說,我們對于物質運動的理解,也需要透過表象,去觸及根本。”
“物質,由一簇單位波被激發而形成,”
“物質運動的前提,是有力或者場的作用,”
“這里牛頓定律倒是還能應用一下,”
“假如沒有外力的情況下,當單位波的末端形成了物質之后,單位波波頻波長固定,這個物質理應靜止在這個末端,或者隨著波動勻速向前。”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成為物質的理想穩定狀態。”
“理想穩定狀態之下,物質在a點靜止,或者不受外力的從a點勻速運動到b點,物質始終是那個物質。”
“但宇宙不存在理想狀態,”
“當最初的單位波鋪滿整個宇宙的瞬間,這個宇宙中的一切物質就是在變化中形成,”
“而在外力和場的作用下,”
“物質的運動,本質上是其他單位波對物質波的干涉產生的再次激發。”
“也就是說從a點運動到b點,實際上是物質沿著被干涉的物質波,不斷形成的過程。”
“哪怕運動了一厘米,實際上物質也在這個過程中重新形成了無數次。”
“這也就是在直播的時候,我舉的那個像素點的例子,”
顧然說完,葉老稍微又思索了兩三分鐘,然后點了點頭。
“按你的猜想,不能說是運動不存在,而是速度本身不存在,”
“物質波在被單位波干涉的情況下,可能向前或者向后進行了偏移,波峰和波谷也隨之向前向后運動,”
“從而使得原來在波峰上激發產生的物質,隨著波峰的偏移,不斷的重新被激發形成了。”
顧然點點頭:“對,是這個道理。”
“確實是個很顛覆的猜想。”
顧然平靜的點了點頭:“更顛覆的……還在后面。”
“單位波是沒有速度的,或者說它是無窮大的,”
“這也就意味著,單位波作用于物質波的時間也是瞬時的,”
“而實際上,因為每一條單位波的波頻、波長都是確定的,只是相位不同,”
“所以按理來說,當干涉產生的那一瞬間,新的物質波就已經形成。”
“也就是說,當干涉產生的同時,物質的運動軌跡和運動的終點就已經被確定了下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