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無法通過計算,有效的對核聚變的能量轉換效率進行建設性的提升。”
“這篇論文很好的地方在于引入了人工智能,”
“在算法和算力的加持之下,或許在幾秒鐘的時間,這個計算大模型就能夠完成這二十年來可控核聚變的常規研究的所有計算。”
“但是,就目前來看,這篇論文中的計算大模型,他的數據庫是落后且重復的。”
“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實現可控核聚變的應用,我們還差一個最核心的問題。”
“那個被我們忽略的能量,去了哪里?”
幾位參與答辯的教授,此時放下了手中的打分,抬頭看著顧然,
目光中流露出了幾分驚訝。
說句實話,顧然提出的問題,他們沒有能力回答。
因為這無論是在中核還是物院核研究所,都是金字塔尖上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交給年輕人去探索的。
對于他們這些清北的博導、教授而言,在校的工作內容更多的是提出一個idea,或者拉經費拉項目。
對于親身研究,已經停滯了許久。
但是,好巧不巧的是,這個問題在他們還是年輕人的時候就已經出現過了。
他們也曾經發起過沖鋒,
只是沒有得到答案罷了。
顧然放下手中的遙控,
三兩句話介紹了論文出現的問題之后,這個論文也就沒有什么價值了。
他雙手按在講臺上,然后看向眼前黑壓壓的人頭和手機,旁若無人的說道:“什么是等離子體湍流?”
這個問題,知道的不屑于回答。
不知道的也回答不上來。
在現場的所有學生中,一些非理工專業的學生,聽到現在也是單純的聽個熱鬧。
湍流他們大概有印象,但和等離子體聯系起來就蒙逼了。
“在過去,我們對等離子體湍流現象是這么描述的,”
“我們習慣于把氘氚等離子體看作是一批又一批的野馬,”
“把托卡馬克等核聚變裝置看做是一個養馬場。”
“然后磁場看做是束縛在這些野馬脖子上的韁繩。”
“能量看做野馬的奔騰。”
“但是,野馬的運動不像計算機程序那么規律有序,”
“于是,在運動的過程中,總會有幾匹野馬不合群的橫沖直撞。”
“這就是微觀不穩定性。”
“被這些野馬撞得暈頭轉向的,可能會一頭扎在馬圈的圍欄上。”
“可能會牽連許多野馬團成一團打轉,形成渦旋。”
“也就是等離子體湍流。”
顧然簡單解釋了一下之后,緊接著說道:“這個例子用來幫助理解托卡馬克裝置并沒有什么不合適的,”
“但問題在于這種傳統的馴馬術,”
“這里說的馴馬術也就是指物理模型,”
“這個物理模型只能預測一大群野馬的整體動向,對于造成湍流的那一兩匹‘不守規矩’的野馬,我們只是將其簡單的定義為誤差。”
“所以在這樣的物理模型下建立起的人工智能計算大模型,自然也就相當于忽視了這個誤差的存在。”
“這也就是計算大模型給出的預測損耗是28%,實驗結果卻是35%的原因。”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