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佳林就相對來說自信了許多。
“我是真的充分研究過顧然的那個函數的,所以我知道那個邏輯有多詭異,”他看著郵箱中那密密麻麻的郵件說道:“其實說不定我和這些人一樣,研究到頭可能也只在表面打轉。”
“所以我還是比較直觀的能感受到這個孩子的思維和想法有多天才的。”
趙佳林描述著自己當時的心境:“更不用說我還是寄托者老師你的厚望的,所以在研究的時候,可想而知我是非常重視的,”
“當我幾乎把關于核物理的所有認知全部調動了出來,結果還是沒有能和這個函數邏輯聯系起來的時候,那時候我的內心是非常煎熬的。”
“那感覺就像是陷入了一個迷宮里,一邊是被給予厚望,必須要沖出去,一邊是左沖右撞,頭破血流,但沒有一點兒光亮。”
“說實話這種感覺我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
“但是呢,這小子給我提了建議之后,就感覺那個黑暗的迷宮中,那條正確的出路突然被點亮了,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走了出去。”
“這種感覺是很難形容的。”
趙佳林喃喃道:“其實之前做實驗的時候,很多課題我也和許多院士合作過,也受到過院士們的指點,”
“但我從來沒有過今天的這種感覺。”
“過去的時候,指點可能是能讓你往前再走一步或者兩步,但今天這種卻是直接一口氣把人送到了終點。”
看著趙佳林繪聲繪色的描述,米非凡道:“不用添油加醋了。”
“就加了一點兒。”
米非凡雖然對這個高中生開始出現了些期待,但心中還是不斷的降低著自己的預期。
作為一個在中科院呆了半輩子的人,他很清楚不世出的天才是什么樣子。
像顧然這樣的人,出現一個,他是能接受和理解的。
但如果一個又一個出現,那多少就有點讓人犯嘀咕了。
尤其是作為中科院下屬科研所的負責人,他深知科研應該是什么樣子。
就像是他給許多實驗室題的十六個字一樣:克服困難,勇敢攀登,穩扎穩打,腳踏實地。
而現在他心里總有一些虛浮,
一個顧然,是驚喜。
兩個、三個顧然,那就是擔憂了。
他一方面希望涌現天才,一方面又擔心過于高估了天才的作用而忽視了穩扎穩打的重要性。
顧然是葉老認證過的,自然不會有什么問題,
但葉老認證的認證,不等于葉老的認證。
“倒也并不夸張,”顧然道:“如果說這些內容真的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那就足以證明他的天賦了。”
“他才上高中。”
“就是因為他才上高中,而且看起來沒有提前學過高等數學,所以才能證明天賦。”
米非凡哭笑不得:“或許是瞎蒙的呢?”
顧然道:“這就有點強詞奪理了,從他的聊天記錄上的提問可以看出來,它的思考是循序漸進的,從弄明白這個函數到讀懂這個函數的作用,都是有跡可循的,顯然不是瞎蒙。”
米非凡不解的搖了搖頭:“那我很難理解一個高中生怎么會弄懂的。”
“直覺。”
“直覺?”
“或許是一種數學能力吧,”顧然道:“就像成年人都有一個關于數學的超能力,”
“在你面前擺放一些物體,只要數量在五以下,你可以不用任何思考,就能準確的說出他的個數。”
趙佳林聽著,然后拿著米非凡筆筒里的筆,放在了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