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種數覺也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就是現在腦神經科學的解釋,”
“人們對于一些知識充分理解之后,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長期記憶,所以在看到一些具備一定‘關聯性’的數字之后,就能夠不用思考就條件反射一般的從記憶中調動出和這些數字相對應的邏輯直覺。”
“第二種情況,就是單位波理論的相關解釋來了。”
“在單位波理論里,數學和物理是截然不同的學科。”
“物理是具象的,而數學是抽象的。”
“物理是客觀存在的關于這個宇宙的一切組成部分,一切物質和一切作用力與場,均由單位波構成。”
“對于物理的學習,本質上是對宇宙形成和演化的探索。”
“但數學是工具。”
“就像是一加一等于二,二乘二等于四一樣,他是這個宇宙形成的底層邏輯。”
“這個邏輯決定著單位波的干涉、基本粒子的形成,以及場和作用力的作用機理。”
“換句更簡單直接的話來說,數學是先于物理出現的。”
“所以,對于數覺能力的第一種解釋和第二種解釋之間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是后天形成而一個是先天存在。”
“包括人類在內的每一個物質,都是單位波的干涉和激發形成,”
“這個過程中或許有我們熟知的數學邏輯,也或許有我們遠遠沒有發現的數學邏輯。”
“但發現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邏輯是客觀存在的。”
“所以在數學領域,天賦的差異是最為巨大的。”
“因為數學天賦就像是宇宙留給人類的寶藏,而能打開這個寶藏的寥寥無幾。”
顧然道:“物理學的成就始終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成的,而在數學領域,真正的大佬往往都是自成一脈。”
“也時常會出現一些,人生經歷讓人匪夷所思的數學巨擘。”
“比如全職律師費馬,比如沒上過學的拉馬努金,比如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
“對了,很多人認為華羅庚不算是一個天賦派,因為他在清北工作,之后又到了劍橋大學進修,算是學院派。”
“但要清楚先后順序,華羅庚進入清北工作,是因為他在二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在科學雜志上發表了論文《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轟動了整個數學界,由此才為他得來了清北大學工作和劍橋大學進修的機會。”
“而他在轟動數學界的時候,也才二十歲。”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敢于對這個高中生寄予厚望的原因。”
“如果一個高中學歷的學生有著超出我們預期的核物理認知,我只會認為一定有人在背后指點,”
“而如果是在數學上表現的讓人意外,那我可能會保留意見,認為他可能有所天賦。”
“而如果是我提出的數學問題,并且在我給出的問題中做出了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答案,那我更愿意相信他的天賦。”
“因為問題的難度我自己是清楚的。”
顧然說完,米非凡便不再多說什么了。
不過他依舊保持著一個科研人的嚴謹,不會就這么輕易的把質疑給摒棄掉。
顧然的講述,只是為那個高中生的數學天賦提供了可行性,
但并不足以完全證明他真的有這個能力。
米非凡看了一眼手表,一下午的審閱時間,已經將近四點。
按照顧然的安排,那個高中生最早今天晚上,最遲明天就會來到京城。
到時候答案自然就揭曉了。
“接著二次篩選吧。”米非凡道:“現在一個曹思睿,一個趙佳林,就算加上那個高中生,也才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