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昨天一次的話,
那說袁濤運氣好,似乎能說的過去。
但今天當著他們的面又來了一次,
那就是純陰間了。
給趙佳林帶來的震撼,不亞于看到一只猴子,拿著樹枝擺著擺著,擺了一個內燃機模型出來。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詭異了。
袁濤有些心虛的看著顧然,
說是哈,他自己也是憑直覺亂說了一通,
就像是以往的每一次考試,在成績出來之前,他根本無法預判到自己能得多少分。
所以這會兒只能仔細的看著顧然的表情,想要從中看到一些反饋。
顧然直勾勾的看著袁濤,然后默默點了點頭,
隨后目光看著他畫的那些圖像,
倒不是不開心,
而是眼前這小子的天賦已經有些超出他的預期了。
就怎么說呢,
有人背了一輩子圣經,
有人生下來就是教皇。
他有一種直覺,這小子一定了解單位波理論,
或者說也不是了解,而是這小子的思維就是從單位波理論那片兒地里長出來的。
顧然是不喜歡說自己是天賦型選手的,
因為他雖然意識到了新的物理體系,但還是費了老大勁才一點一點凝結出來了單位波理論的雛形。
這個理論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在思維模式的轉變,
比如以往的物理學發展,總是在人類觀測到的現象上進行總結,
而新的物理體系則是更高維度的客觀的抽象總結。
而人這個東西,畢竟有生物性,這個生物性就像是人類演化數十萬年所產生的思維慣性,很難根除。
你拋出去一個球,他看見的明明是一點一點飛到了地上,
你偏要告訴他在你松手的時候,其實最終狀態就已經決定了,只不過你看到是延遲的生成畫面。
對于你說的內容,他可以接受,
但你的思維方式,實際上很難被吸收。
對于大多人來說,都是這樣“陽奉陰違”,
而袁濤則截然相反,他的思維方式,幾乎就是在單位波理論中塑造出來的。
所以才能在他甚至沒有給出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就按照正確的單位波理論的思路,自己悟出來了結果。
所以這會兒顧然倒也不是在裝深沉,他只是在思考一件事,
為什么他能夠這樣?
難不成是因為不學無術,有一個沒有被知識污染過的腦子?
所以能夠輕易的被新的思維體系灌入?
后來他又在內心搖了搖頭,
思維體系如果能夠這么容易灌入,
這小子也不至于都十八了還沒有被知識污染過。
那能解釋的,也就是天賦了。
生下來就有的東西,這你怎么搞。
過了片刻,顧然點了點頭:“不用緊張,你說的很好。”
袁濤長長松了口氣,激動的看著顧然,無處安放的小手欲抬又止:“顧神,我一直看您的直播,之前你講意識的那一場,我超級有共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