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藏在陰影里,看著遠處有序進行意識上傳的“院士”,緊張的搓著手指。
臉上或許是因為擔心繼承失敗,在陰影下顯得慘白。
雖然穿著風衣一般的白色實驗服,但依舊能夠清晰的捕捉到他微微顫抖的肩膀。
顧然和導演看著趙佳林的表演,都是有些意外。
這些小細節,顯然是趙佳林自己加進去的。
甚至連導演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意識上傳這件事情,始終停留在實驗室階段,并沒有對真人使用過。
所以在沒有臨床數據的支撐下,按理來說,是沒有人能保證成功的。
導演不是科研人員,所以很容易忽略這個問題。
但趙佳林卻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個信息。
而他的這個表現,讓導演也為之揪心了起來。
甚至在全場場務都沒有任何溝通和安排的情況下,陰影中的趙佳林,依舊吸引了兩個不同機位的鏡頭的注意力。
甚至因為他的這個表演,也讓片場許多還沒有找到狀態的演員也迅速入戲。
是的,
其實還沒有人意識到意識上傳真正應用的時候是否能成功。
所以,在火種計劃成功之前,還面臨著一個更加重大的挑戰。
而緊接著,作為影片的主角之一也正式登場。
荀敬昌,既是火種計劃的提出人,
也是中科院院長。
提出了弦場理論,讓華夏理論物理一改頹勢,在現代物理學和經典物理學兩棟大廈之外,建立起了獨屬于二十一世紀的弦論物理學大廈。
并以此讓華夏的科技實現了巨大的飛躍。
在電影中,他算是電影前半部分分量十足的主演。
而這個繼承,同樣也是一個高光劇情。
作為火種計劃的提出人,他自然是要首先登上試驗臺,成為第一個上傳意識的人。
按照顧然的電影劇本,這個角色在電影中的年齡是四十六歲。
火種計劃上傳意識的院士年齡規定是四十五歲以上,其實也是按照他的年齡來設定的標準。
所以演員選了中生代最具人氣的演員,
剛出道的時候,靠著幾部仙俠劇一炮而紅,
后來不斷磨練演技,在各種電視劇中都曾擔任過主演。
和其他的電影明星相比,他更多的作品是沉浸在電視劇中。
偶爾有一兩部文藝片出來,很少主演爆米花電影。
所以在節奏更快,表演張力更大的電影拍攝中,對于電視劇演員是有一定的壓力的,
而趙佳林藏在陰影里的獨角戲,也讓他得到了開機以來最大的賦能。
導演也能明顯看出來,今天荀敬昌的狀態和以往明顯不一樣了。
作為弦場論的提出者,他是整個火種計劃中上傳意識的兩千名院士中,最重要的一環,
又是第一個上傳者。
所以如果失敗了,那就意味著不但整個火種計劃宣布破產,他的毫無價值的犧牲也會為國家造成巨大的損失。
在火種計劃提出之前,有一場戲是中科院針對災難的全員討論會,
當時的火種計劃遭受了許多質疑,因為相比較于現代物理學體系,弦場論已經是理論物理的一次巨大進步。
按照曾經的經驗,每一次物理學革命,中間的跨度都有上百年。
如果寄希望于他們的犧牲能夠換來一次新的物理學革命,從而突破行星文明,帶領人類逃離地球,
這有些過于冒險和異想天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