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類學會利用火的時間是十萬年前而不是一萬年前,那人類將會提前九萬年進入農耕社會,”
“如果利用電的不是兩百多年前的伏特,而是一千多年前的祖沖之,”
“那人類進入工業社會的時間也將大幅提前。”
“換言之,理論的發展有一定的脈絡可以追根溯源、順藤摸瓜,”
“但工業水平和生產力的爆發,則是完全偶然。”
顧然看著鏡頭,但目光卻有似乎并沒有聚焦在鏡頭上,只是平靜的說道:“火和電并不是人類發明的。”
“它們自從宇宙誕生之初,便已經存在。”
“比生命要古早的多。”
“如果說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個游戲,那么這些東西就像是宇宙贈予生命的一個新手大禮包。”
“這場游戲已經開始了數十億年,”
“但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時間,生命在新手村逛來逛去,一次又一次重生,但對這些新手禮包視而不見。”
“直到一萬年前,或許是燧人氏,或許是其他祖宗,在樹根處挖了一個坑,把火種放了進去,人類才自此沖出了新手村,”
“跨過石器時代,這一萬年來人類不斷向風險與機遇并存的副本發起沖鋒,隨后靠著火,升級到了銅器、金器、鐵器、火藥……直到火階巔峰——蒸汽機。”
“而兩百多年前,伏特做了和燧人氏一樣的事情,他把含食鹽水的抹布夾在銀元和鋅塊之間,創造出了人類第一塊蓄電池,并成功的把電放了進去,”
“人類自此解鎖了全新的地圖。”
“說個毫不夸張的暴論,這兩百年來人類工業文明取得的璀璨成就,乃至現代物理學對傳統物理學的革新,追根溯源之下,全部仰仗于那一塊蓄電池的雛形。”
“我說這么多,目的其實很簡單。”
“大家理應能夠感覺得到,物理學或許對文明的發展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測性,”
“但物理學的發展的根基,源自于人類對宇宙的發現和利用。”
“火和電的發展,可以讓物理學突破屏障,取得更進一步的進展。”
“但物理學無法創造和預言下一個對人類文明實現躍遷的物質是什么。”
顧然伸出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然后三根手指緩緩落下。
“上上次是火,”
“上次是電,”
最后只剩下了一根孤獨樹立的無名指:
“那這次……是什么?”
顧然的描述,無疑給許多并非物理專業的觀眾們傳輸了一個獨特的物理觀。
雖然暫時還沒有辦法徹底的把顧然的描述進行總結,但腦海深處已經有了一個籠統的框架。
他們一直糾結于物理學的發展似乎不足以人類完成逐日工程2.0項目。
但顧神告訴他們,對于行星級文明的躍進能不能完成,不在于物理學的發展,
而在于那個讓人類文明迸發出火花的“打火石”是否已經出現。
虛假的物理學革命,是像老學究一樣,在過往的物理學海洋中潛水,然后看似瀟灑的遨游。
而真正的物理學革命,在于人類是否有運氣發現除了火和電之外的第三個文明介質。
頓時間,直播間的無數觀眾,眼眸都明亮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