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與直播時候面向大眾講述的內容,此時顧然的講述,毫無疑問更直接一些。
而許多疑惑,在此之后,便也就撥云見日了。
一些院士還在思索,而絕大部分院士,已經逐漸回過神來了。
丁一若有所思道:“之所以在我們看來逐日工程充滿著復雜和困難,是因為我們站在現有的工業發展水平和理論高度上在看,”
“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如果你說的這個理論可行的話,的確,這個工程的難度,就大幅度降低了。”
胡安等人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逐日工程如果真的提上議程,竭盡全力去做的話,也不是不能做,”胡安道:“我相信也是一定會成功的。”
“但因為步子邁得太大,所以總擔心在很多問題上會出現卡殼。”
“理論也是新理論,如果能夠走通,是更好的,單位波和逐日計劃結合,一邊完善理論,一邊通過實踐驗證,”
“但總歸還是得有一個保底的計劃。”
胡安說著,然后看向顧然:“當然,這次的解釋也是說服我了的,但這件事情關聯太大。”
“鏡云計劃不在于它的實際價值,實際上如果需要能源,憑借著丑國龐大的國土面積,就可以靠著成本極低的地表太陽能來對太空能源進行替代。”
“現在這個節骨眼上,丑國提出這個計劃,政治意義才是最為巨大的。”
“就像當年的登月、火星、水星探索一樣。”
胡安的話并不是什么新論調,顧然自然也清楚。
大國爭鋒,王位易主。
需要的是軍事、工業、政治、經濟的全面超越,
如果是二十年前,丑國維系霸權的方法異常簡單,誰有不服,艦隊開過去就服了。
但現在不同,
軍事競爭上,攻守易型。
盡管丑國現在依舊掌握著全世界最強大的軍工儲備,但工業實力的下降,就已經不可避免的宣告衰落。
所以,在多次謀劃代理人戰爭無果的情況下。
通過軍事行動來彰顯霸主地位的途徑就已經宣告失效。
而鏡云計劃能夠順利通過白宮和議會的決議,現在看來原因就很簡單明了了,
因為再沒有什么途徑比這樣的人類奇跡來的更直接。
當丑國落子之后,接下來就看華夏的應對了。
當然,來日方長,華夏完全有選擇的余地,
可以出牌,也可以棄牌等待下一局。
現在的局勢發展和主動權在華夏,隨著工業、經濟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世界極權的易位只是時間問題。
一個垂垂老矣的老者,一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
只要不出錯,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于年輕人而言等待他的最終只能是勝利。
但胡安和丁一以及中科院的所有院士態度都很明晰,那就是不能再等了。
當然,這也是政界智囊們的態度。
權力的交替從來不會是風平浪靜,丑國注定沒落,但如果華夏只是守株待兔,那么在丑國退場的過程中恐怕華夏要應對不計其數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