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主動。
丑國的鏡云計劃算是明牌,目的很明確,通過鏡云計劃打消華夏可控核聚變帶來的國際影響。
從而為自己已經破爛不堪的世界霸權上打上一個堅實的補丁。
如果華夏不跟,那迫近太陽的鏡云計劃,毫無疑問將會成為丑國新的燈塔,麻痹無數人對于丑國衰落的感覺。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絕大部分人對整個世界是沒有清晰認知的。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靠著歷史慣性,夾在人潮中被裹挾著前進,頗具宗教色彩……
而鏡云計劃,就是代替丑國軍事霸權的新的精神燈塔。
所以,守株待兔雖然輕松,但變數巨大。
遇到機會主動出擊,是這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的主要指導方針。
也正是這樣,對于顧然的逐日工程,科工部和中科院的態度,明顯寬松了許多。
因為丑國這一招,華夏必須得接下來。
胡安道:“實際上,按照我們對丑國現在工業水平和精工制造的評估,鏡云計劃應該是不會太順利的。”
“所以這么看來的話,逐日工程正式提上日程,壓力也不需要太大。”
“因為兩個方案,都是人類前所未有的大工程。”
“對這兩個空前絕后的工程而言,大致有四個結局,兩個都成功,兩個都不成功,或者其中一個成功,一個失敗。”
“而對于我們而言,只有一個結局是失敗,其他三個結局都可以接受。”
顧然點點頭,說道:“實際上逐日工程和鏡云計劃相比,項目難度要大得多,如果我們采用丑國的方案的話,是可以保證肯定比丑國更早成功的。”
鏡云計劃,相當于是給太陽放一個放大鏡。
而華夏有熔鹽塔式光熱電技術和無線電能傳輸技術,如果采用丑國的項目路線,那在技術完全成熟的情況下,漢化版的鏡云計劃最遲三年就能成功。
丁一則擺了擺手,幾乎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顧然的提議。
“上一場冷戰,沙蘇和丑國已經給出了一次標準答案,”
“當對手完成一個成就的時候,我們要么什么也不做,要做就直接追求技術極限殺死整場比賽,而不是被拖在你追我趕的怪圈里。”
沙蘇載人航天成功的時候,如果丑國也跟著沙蘇載人航天,哪怕成功了也不是勝利,
這時候其實沙蘇已經出了一招妙棋,在那場太空競賽中幾乎已經絕殺。
只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丑國直接落地載人登月,讓沙蘇再也沒辦法超越,從而直接反殺了整局比賽。
因為當丑國登月之后,哪怕沙蘇的技術儲備也能夠實現登月,哪怕費勁巴拉的把人送上了月球,
但和先入為主的丑國相比,依舊是失敗。
畢竟人們只能記住第一名。
“這次新的太空競爭也是一樣,逐日工程的收益毫無疑問是最大的,”丁一道:“如果兩項計劃都完不成,那餅自然是畫的越大效果越好;而如果丑國的鏡云計劃成功了,那我們就算咬斷牙齒也要把逐日工程搞出來。”
“逐日工程可以算得上是人類現有工業水平的極限,或者說甚至有些超出了人類現有水平。”
“而如果我們鉚足力量實現了,哪怕丑國再追趕上來,也于事無補。”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