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突然指著胸部組織的邊緣:“這里有處線性裂創,長度2.5,寬度0.3,創緣整齊,創壁光滑,是不是銳器切割造成的?”張凱湊近觀察:“這處裂創確實是銳器所致,但創角較鈍,創底無組織間橋,推測為鋸條等鈍銳結合工具切割形成,與1號尸塊的斷裂面特征一致,應該是分尸時造成的死后損傷,而非致命傷。”
“那致命傷會在哪里?”小林疑惑道,“目前發現的尸塊都沒有明顯的致命性損傷,比如頸部扼痕、心臟刺傷之類的。”張凱將“4號”腹部組織鋪開:“你看這塊腹部組織,有兩處不規則裂創,長度分別為4和3.5,創緣不整齊,創腔內有少量木屑和油漆碎屑殘留,”他用生理鹽水沖洗創腔,“裂創深度達腹膜層,腹膜有明顯的點狀出血,結合周圍肌肉組織的出血范圍,這兩處裂創雖然不致命,但可能導致大量失血,加速死亡進程。”
更關鍵的線索藏在腹部組織的胃內容物中。張凱小心翼翼地切開胃壁,取出約50l的半消化食物殘渣:“可見米飯顆粒、瘦肉纖維及青菜碎屑,米飯顆粒邊緣模糊,瘦肉纖維部份分解,”他將食物殘渣放在顯微鏡下,“根據食物消化程度,尤其是淀粉顆粒的水解狀態和蛋白質的變性程度,推測末次進餐時間在死亡前4-6小時,也就是7月11日中午11點至下午2點之間——這與工廠工人所說‘張寶德7月11日未上班’的時間線能對應上。”
“胃內容物中有沒有檢測到毒物成分?”小林遞過ph試紙,張凱將試紙浸入胃內容物:“ph值為3.8,符合正常胃酸環境,未檢測到異常堿性或酸性物質,暫不考慮中毒死亡的可能。”他補充道,“但需要送實驗室做進一步的毒物篩查,排除微量毒物或代謝較快的毒物。”
尸塊的其他細節也為案情分析提供了線索。張凱在“5號”肌肉碎屑中發現了少量白色油漆成分:“通過紅外光譜分析,油漆成分為醇酸樹脂型,與現場提取的白色油漆完全一致,”他將油漆樣本與工廠的油漆進行比對,“說明死者在死亡前或死亡后,曾接觸過工廠的白色油漆,結合其油漆工的身份,很可能是在工作過程中遇害。”
小林整理著尸塊的損傷記錄:“目前發現的損傷有三類——鈍器擊打的胸部挫傷、銳器切割的分尸創、腹部的不規則裂創,這些損傷如何形成時間順序?”張凱用解剖針在胸部組織上標記:“胸部挫傷應該是最早形成的,為生前損傷,導致死者肋骨輕微骨裂(雖然未發現肋骨,但皮下出血范圍較大,推測有骨損傷);隨后腹部裂創形成,造成失血;最后是分尸創,為死后形成,兇手用鋸條等工具將尸體分割成多塊,便于搬運和藏匿。”
“那致命原因應該是失血性休克?”小林推測,“胸部挫傷導致內臟損傷,腹部裂創進一步加重失血,最終導致死亡。”張凱點頭:“不排除這種可能,但目前缺乏胸腔和腹腔內臟器的尸塊,無法確認是否有內臟破裂——比如肝臟、脾臟破裂會導致大量內出血,這才是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不過從現有損傷來看,失血性休克是最合理的致命原因推斷。”
為了進一步驗證死亡時間,張凱對尸塊的昆蟲滋生情況進行檢查:“尸塊表面未發現明顯的蛆蟲或蛹殼,僅在手指指甲縫里發現少量蠅卵,”他用培養皿收集蠅卵,“根據當地常見蠅類的發育周期,蠅卵孵化成蛆需要8-12小時,結合當前蠅卵仍處于未孵化狀態,說明死亡時間不超過48小時,與之前的判斷一致。”
解剖接近尾聲時,張凱將所有尸塊的特征匯總:“死者為男性,年齡約40-45歲,身高推測170-175(根據小腿骨長度換算),從事體力勞動(指腹老繭、木屑殘留),生前遭受鈍器擊打和銳器刺創,導致失血性休克死亡,死亡時間為7月11日下午5點至晚上7點之間,死后被銳器分割成多塊,拋尸于家具工廠的垃圾房及周邊區域,拋尸過程中接觸過白色油漆和松木廢料。”
“這些特征與失蹤的油漆工張寶德高度吻合,”小林翻看著張寶德的個人信息,“年齡42歲,身高172,油漆工,7月11日失蹤,曾接觸過白色油漆和鋸條,完全符合尸塊的推斷特征。”張凱將尸塊的dna樣本交給技術科:“只要dna比對一致,就能確認死者身份是張寶德,這對后續鎖定嫌疑人至關重要。”
當最后一塊尸塊被重新裝入證物箱時,解剖臺上的痕跡已被徹底清理,只剩下標注著編號的檢材瓶整齊排列——里面裝著血液樣本、油漆碎屑、肌肉組織、胃內容物,每一份都藏著指向真相的密碼。張凱摘下防毒面具,臉上殘留著淡淡的消毒水味,他看著窗外漸暗的天色,想起那些散落在工廠各個角落的尸塊,心里清楚,只有盡快確認死者身份,找到完整的尸體,才能還原這起分尸案的全部真相。
小林將解剖報告整理成冊,在“死亡時間”和“死亡原因”欄目的結論處畫了圈:“死亡時間:7月11日下午5點至晚上7點(距尸檢42-45小時);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鈍器擊打胸部致內臟損傷、銳器刺創腹部加重失血共同作用)。”她抬頭看向張凱:“接下來是不是要等dna比對結果,確認死者是張寶德后,再結合現場勘查的線索,鎖定嫌疑人?”
張凱點頭,將解剖報告遞給技術科:“尸塊上的木屑、油漆、纖維,還有胃內容物的成分,都需要進一步檢測,尤其是油漆中的特殊添加劑,可能成為追蹤嫌疑人的關鍵。另外,分尸工具的推斷——18手用鋸條,也需要與工廠的工具進行比對,找到作案工具的來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