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所有線索都指向一個方向——嫌疑人通過匿名定單誘騙陳剛到廢棄工廠,實施殺害后拋尸轉運站,而5萬元轉賬和爭執事件,說明陳剛可能無意中發現了嫌疑人的秘密,遭到滅口。”
“我認為應該從三個方向突破,”楊林率先發言,他指著工廠的衛星地圖,“第一,全面勘查郊區廢棄工廠,重點找打斗痕跡、血跡、鈍器(如鋼管、木棒)及陳剛的隨身物品(手機、車鑰匙),工廠內的廢棄設備可能殘留嫌疑人指紋或dna;第二,深挖5萬元轉賬的‘幽靈賬戶’,通過資金流向追溯源頭,這類賬戶通常與地下錢莊或非法交易有關,或許能找到嫌疑人的資金網絡;第三,擴大黑色夾克男子的排查范圍,結合休息點司機的描述,制作模擬畫像,在工廠周邊、和平路沿線張貼,尋找目擊者。”
張凱提出補充建議:“尸檢時發現陳剛的指甲縫里,除了黑色纖維,還有少量紅色油漆碎屑,成分特殊,為工業用防銹漆,常見于大型機械或工廠設備,”他調出油漆樣本照片,“建議在工廠勘查時,重點關注有紅色防銹漆的設備,可能是陳剛掙扎時抓撓留下的,同時檢測油漆成分,確認生產廠家和銷售渠道,縮小嫌疑人的活動范圍。”
“黑色suv的排查不能放松,”王帥打開電腦地圖,“雖然目前沒找到匹配車輛,但嫌疑人拋尸后需要交通工具離開,suv很可能還藏在工廠周邊或和平路附近的隱蔽地點,比如廢棄倉庫、地下停車場。我們可以擴大監控排查范圍,從8月15日下午5點到晚上10點,重點看工廠到轉運站的路線,尋找suv的行駛軌跡;同時聯系交通部門,排查該時間段內的違章記錄,尤其是車尾燈破損、后保險杠有劃痕的車輛。”
張輝則關注陳剛的“奇怪乘客”線索:“陳剛家屬說他近一個月提到過‘奇怪乘客’,我們可以調取陳剛近一個月的滴滴接單記錄,篩選目的地包含‘工廠’‘郊區’等關鍵詞的訂單,聯系這些乘客,看是否有線索;另外,陳剛提現的5萬元現金去向不明,嫌疑人可能逼迫陳剛提現后搶走現金,需要排查案發后和平路周邊的現金消費記錄,尤其是大額消費,比如黃金店、典當行,嫌疑人可能將現金兌換成實物。”
陸川聽完眾人的意見,在白板上畫出四個核心偵辦方向,用紅筆圈出“郊區廢棄工廠勘查”和“5萬元轉賬溯源”作為重中之重:“第一組,楊林帶隊,聯合技術科,今天上午立即前往廢棄工廠展開全面勘查,務必細致,不能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第二組,張輝負責,繼續深挖陳剛的接單記錄和社會關系,制作嫌疑人模擬畫像,走訪工廠周邊居民,尋找目擊者;第三組,王帥牽頭,擴大黑色suv的監控排查和租賃公司走訪范圍,同時協調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追溯‘幽靈賬戶’的資金來源;第四組,張凱和技術科配合,加急檢測工廠提取的痕跡、油漆碎屑及‘幽靈賬戶’的交易記錄,確保及時反饋結果。”
他頓了頓,加重語氣:“陳剛的死很可能與他發現的秘密有關,嫌疑人反偵察意識強,手段殘忍,我們必須盡快突破,防止嫌疑人潛逃或再次作案。各小組要保持信息暢通,有任何線索第一時間匯報,24小時輪班,爭取4時內找到關鍵突破口。”
晨光漸漸爬滿會議桌,在陳剛的照片上投下金色光斑。張輝把模擬畫像的初稿放進包里,王帥整理著監控排查清單,楊林則拿出現場勘查記錄,每個人都清楚,接下來的4時是關鍵——找到廢棄工廠的痕跡、追溯資金源頭或鎖定suv,都可能徹底揭開案件的真相,給陳剛的家人一個交代。
“散會,下午6點匯總進展。”陸川合上卷宗,指尖在陳剛的照片上輕輕摩挲。窗外的陽光越發刺眼,照亮了會議室墻上“執法為民”四個燙金大字,也照亮了眾人眼中的堅定。走出會議室時,楊林已經撥通了技術科的電話,王帥則聯系銀行調取交易記錄,張輝和隊員們拿著模擬畫像初稿,準備前往印刷廠——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就此拉開序幕。
郊區廢棄工廠的鐵門早已銹跡斑斑,楊林用撬棍將門縫撬開時,金屬摩擦的“吱呀”聲在空曠的廠區里格外刺耳。上午9點的陽光透過破碎的廠房玻璃,在地面投下斑駁的光影,空氣中彌漫著鐵銹、灰塵與潮濕霉菌混合的刺鼻氣味——這里是陳剛最后接單的目的地,也是警方推測的第一案發現場,按照案情分析會的部署,楊林帶著技術科的5名隊員,在此展開二次全面勘查。
“分成三組,一組查主車間,二組查西側倉庫,三組重點排查廠區角落的廢棄設備,務必細致,不要放過任何痕跡。”楊林將勘查圖分給隊員,自己則帶著助理小林走向主車間。車間內散落著生銹的機床、斷裂的傳送帶和堆積如山的廢料,地面覆蓋著厚厚的灰塵,清晰地保留著多組腳印,卻大多是前期附近村民或拾荒者留下的,雜亂無章。
小林拿著足跡燈貼近地面,光束在灰塵中照亮一組模糊的鞋印。“42碼皮鞋印,步長68厘米,”她用標尺測量,“與陳剛的鞋印特征初步吻合,但鞋印邊緣模糊,被后期腳印覆蓋嚴重,無法提取完整痕跡。”在機床旁的地面上,她又發現一處淡褐色污漬,用試紙檢測后卻搖了搖頭:“是機油,不是血跡,工廠廢棄前遺留的。”
楊林的勘查燈在車間東側的墻角停留,那里有一堆廢棄的鋼管和木棒,與尸檢推測的“鈍器作案工具”特征相符。他拿起一根直徑3厘米、長度50厘米的鋼管,用放大鏡仔細觀察:“鋼管表面銹跡嚴重,無新鮮擦拭或擊打痕跡,內壁也沒有血跡殘留,”他將鋼管遞給技術人員,“帶回實驗室檢測,確認是否有微量血跡或dna,但初步判斷與案件無關。”
:<a>https://5141e448d.xyz</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