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是,他征得了徐世績的同意,正式將他現有包括新卒在內的部曲,編成了五個團、十個旅。五個團的主將,分任給了秦敬嗣、王須達、陳敬兒和季伯常,另外,他自帶一團。千人,按照隋軍的編制,已經是一個軍府的兵額了,他也因此得以升遷為了郎將。
一件事是,他把他“如何才能避免再度出現大規模的逃兵現象”的初步構思的一部分,落實到了實處,亦即,在正式將他現有之部曲編為五個團、十個旅的時候,他沒有沿用之前已有的“舊編伍”,而是進行了一個新的編伍,把舊部曲和新部曲進行了混編。
將王須達等和董法律等這兩旅的舊部曲,他只留了百人,做為他直接統帶的那一團部曲的主力,其余的百余人,分編入了另外的四個團、八個旅,將這百余人做為了這四團八旅的骨架。
從一定的程度來說,這么做,對主力部隊的戰斗力會有所犧牲,但對整支部隊的掌控能力,卻是毋庸置疑的,將能得到極大提升。可以預見得到,逃兵的現象必會因此得到很大的減免。
關於“減少逃兵現象的構思”,李善道共是有兩方面的構想。
一方面便是在編伍上,采用“新、老”結合的辦法,用老卒來管束、監督新部曲;如果把編伍這個辦法形容是“硬件”的話,再一個方面,則是“軟件”方面的辦法,即是,他打算同時加強對新部曲的“仁義感召”,包括禁止打罵新卒、凡立功者不吝賞賜等等。禁止打罵新卒的要求,他已向王須達等人規定下去,不吝賞賜這塊兒,且需等以后再打仗時了。
擄掠了一天多后,這天晚上,徐世績帳下的諸部郎將、校尉,齊至徐世績的大帳,向他匯報擄掠的情況。——所謂“諸部郎將”,徐世績帳下的郎將,現非僅是剛升官的李善道一人,還有兩人,一個是羅孝德,一個是聶黑獺。匯總完諸部擄掠的收獲,可稱是“所得甚豐”,掠到的糧食足夠五千人吃用一個月,裹挾入軍、充作民夫的丁壯上千,財貨等物,不計可數。
徐世績相當滿意,給羅孝德、聶黑獺、李善道等各有金寶賞下。
又在離狐住了一晚,次日上午,全軍開拔,西向百十里外的韋城縣城。
離開駐地,向西行過縣城后,李善道騎在馬上,打眼望向西北方向的那個姓張的本地豪強的莊園。這座莊園昨天上午時,被徐世績部攻破了,莊子被搶掠一空后,攻下莊子的徐世績部曲放了把火,因莊中屋舍、桑樹、果樹頗多,余火至今尚未盡熄,猶有黑煙翻滾,直沖云霄。
兩天后,隨著一路的沿途劫掠,兵到韋城。
韋城是翟讓的故鄉,城外又有瓦崗的分寨,縣內的縣吏、豪強早多與瓦崗潛通,徐世績兵馬還未到時,韋城的縣令就棄城而逃了,卻是一矢未放,縣城已得。
這廂正部曲進城,忽有斥候馳馬急還來報:“一彪人馬約千余人,自西邊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