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公此議……。”
房彥藻,徐蓋是認識的,并因徐家和翟讓等的家世不同,徐蓋的祖父曾仕北魏,官至濮陽郡守,其父曾仕南齊,官至譙郡太守,其家亦世代兩千石,而起徐家現與瑯琊王氏還是親家,實屬士族,故不多的幾次見面中,房彥藻對徐蓋還是挺尊敬的,但老實說,對房彥藻此謀,徐蓋很不以為然。不過因知房彥藻是李密的得力干將,批評的話,徐蓋未有道出,咽了下去。
短短的三四里地,人海中行了一兩刻鐘,才到倉城了下邊。
“徐公,大郎營駐在倉城的西邊,咱們經倉城而過的話,能更快一點。”
徐蓋說道:“好,好,二郎,請你帶路。”
順著道路向上,在人群中擁擠至了倉城的城門外。
城門不大,畢竟一則,是個倉城,平時沒有住民出入,只有糧車出入;二則,城門若是太大,也不利於守卒守糧。城門的寬度比不上下邊的路寬,只能容兩輛糧車并行。
門口有值勤的兵士。
是翟讓營黃君漢部的部曲。
正好今日負責值勤的軍將是黃君漢的愛將張夜義,李善道與他是老熟人了。
熟練地摸出金豆十來枚,塞入張夜義手中,李善道笑道:“張兄,今日你輪值啊,辛苦辛苦。”回身指了下徐蓋等乘坐的輜車,說道,“徐公今日到了,徐大郎令我代迎。谷地的路人太多,不好走,尋思著先進城,再轉西門,然后去徐大郎營。”
“徐公到了?容俺上前見禮。”這十來枚金豆,張夜義卻是不肯收了,推還給李善道,整束了下衣冠,忙便到徐蓋坐的車外,恭恭敬敬地向徐蓋問好。
徐蓋不以徐世績在瓦崗軍中的地位居傲,客客氣氣地答了他兩句。
張夜義就令一個隊率,領著十來兵士,加入到了為徐蓋開道的行列,連打帶罵地驅開擁著爭搶進城的百姓,恭送徐蓋進了城中。
真是如程跛蹄所說!
一入城門,徐蓋特地往車下瞅了瞅,如果說外頭路上的米僅是如一層白沙,這城門內的米已是厚達數寸!被車馬踐踏的,與泥土相混,輜車的車輪駛行在上,竟有壓厚厚的石子之感!
抬眼前看,放眼所至,門洞內外、直達前邊一兩里外的座座糧倉,地上的米層盡為如是!
又見座座糧倉之間的路上、空地上,也都如此。
再往眼前,不但是掉在地上的米比外邊路上的多,倉城里的人也比外頭更多。
外邊已然人山人海,這里頭摩肩接踵、揮汗成雨,人多得簡直如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