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得報訊,李善道、劉黑闥與郭孝恪、劉胡兒等會合,隨后出到軍前。
兩下在黃河岸邊相見。
那幾個豪杰都下了馬,恭恭敬敬地行禮進見。
李善道等回禮罷了,彼此相看,互相打量。
郭孝恪撫摸著胡須,指向豪杰中一人,笑道:“與諸君雖俱是聞名已久,今日乃初次見面,然若俺猜得不錯,這位滿面英雄氣的,定便是王將軍;這位大胡子的仁兄則必即是李將軍了!這位形貌雄壯、鎧甲耀目、威風凜凜者,當是趙將軍。這位羅衫英俊者,是張將軍無疑了?”
豪杰共有四人,齊齊拱手禮道:“我等賤名,俱被將軍一一猜中,將軍果是神明,敢問之,可便是右武候將軍、衛南李郎君么?”
郭孝恪改而指向李善道,撫須笑道:“俺可不是李二郎。這位英姿煥發者,才是右武候將軍。”
四個豪杰聞言,趕忙又都向李善道再次行禮,俱道:“小人等拜見李將軍!”
卻原來,這四個豪杰都是黃河對岸,河北汲郡、魏郡等地的義軍首領。
“滿面英雄氣的”,名叫王德仁,是活躍在魏郡林慮山中的一部義軍的首領。
這個王德仁,也是個老義軍首領了,早就聚眾在魏郡的林慮山中,魏郡與瓦崗寨所在之汲郡接壤,且王德仁本是汲郡人,因此他們兩部義軍此前雖沒甚來往,但其之大名,李善道在投瓦崗前就有聽說。
大胡子的這位“仁兄”,名叫李文相,魏郡人,因其貌似胡人,有個綽號,換作“商胡”。——‘商胡’也者,意指的是從西域來的行商的胡人,便康三藏的祖上這一類。
形貌雄壯的這一位,名叫趙君德,他是清河郡一部義軍的首領,最有勇猛之名在外。
“張將軍”,名叫張升,是魏郡洹水一部義軍的頭領。
他們四個,與李善道、郭孝恪、劉黑闥、劉胡兒等,皆是初次見面。
系早在李密允可徐世績攻黎陽倉之前,翟讓、徐世績就已遣人專門北渡黃河,與他們幾個取得了聯系,招攬得了他們愿意投從翟讓帳下,遂李善道此取興洛倉,他們就都帶部前來相助。
李善道也再次地還禮,笑道:“郭長史把我想說的話,都說出來了。今日與兄等雖是初次相見,然諸兄之名,我實是久仰。於此大河岸邊,大河之水濤濤東流,不絕於日夜,而與諸位豪氣逼人的兄長相見,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在下李善道,衛南人也,與兄等見禮了!”
四人中,張升最會說話,他恭維地說道:“將軍下濮陽、守封丘、大海寺大破張須陀、石子河潰殲劉長恭,威名震動海內,哪怕婦孺,亦都敬慕將軍之威,今得與將軍相見,幸甚幸甚!”
“誒!這些功績都不值一提,悉魏公、司徒公之功也,如善道者,因人成事罷了。”李善道熟練地搬出“因人成事”,客套地謙虛了兩句,給四人分別介紹了郭孝恪等人。
實事求是地說,郭孝恪、劉黑闥、劉胡兒的名聲,現下確實是不如李善道大。
只要對瓦崗下點功夫去了解的人,最先了解到的,肯定就是單雄信、徐世績等,其次就是單雄信帳下的猛將、徐世績帳下的猛將,李善道如今是徐世績帳下的頭號上將,名氣確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