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四人無不是人精,盡管不怎么聽聞過郭孝恪等之名,該有的面子上的活兒,當然還是不缺。
眾人算是正式地又見了一次禮。
李善道望了望黃河,又看了看隨從王德仁四人在岸邊的那數百騎,話轉入正題,笑問道:“徐大郎與我說,已提前麻煩諸兄,備下渡河的船只,卻不知船只,是否已經備好?”
四人中,李文相部活動的地盤鄰黃河,他招了招手,喚了兩個從騎近前,吩咐了一句。
隨之,這兩個從騎打馬到岸邊,朝岸邊的蘆葦叢中射出了一支響箭,不多時,一艘艘的船便從蘆葦蕩中劃出,聚到在了渡口。船都不大,很多是漁船,但數量多,足有百十艘。
李文相笑道:“得到徐大將軍的軍令,是在四天前,時間有點倉促,俺只備下了這么點船。若是將軍覺得不夠用,且勞將軍稍等兩日,俺再多弄些船來!”
很明顯,這不是真的“自謙”,而是在顯擺。
幾天功夫,就搞來了百十艘船,很不錯了。
李善道豎起大拇指,贊道:“前在瓦崗寨中日,不瞞李賢兄,我就聽說,李兄在大河兩岸威望高著,今日觀之,傳言之下,無有虛士,兄在大河兩岸,端得誠是一呼百應!區區四天,就調集到了這么多的船只,了不得!這么多船,足夠用了,無須再勞賢兄調搜!”
郭孝恪細細地看過了這百十艘船的大小,亦道:“一艘船,能裝十人,俺與李將軍兩部,合兵共約萬人,分個十來回,就能全渡過對岸去了。”張望了下天色,與李善道又道,“現就開始渡河的話,最遲,到入夜時分,將軍,部隊就全能渡完了。不耽誤今晚在對岸烤魚吃!”
“兄等何意?”李善道問李文相四人。
李文相的部曲在四人中不是最多,沒王德仁的部曲多,但他的地盤離這里最近,是地主,是以,由李文相代表其余三人,回答李善道此問,說道:“回將軍的話,船夫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開渡。我等部曲,現皆駐在對岸。已在營中,備下了為將軍等接風的酒宴。”
“好!那就現在渡河。”李善道吩咐隨行在側的侯友懷、李良等帳下吏,“傳我將令,分為兩部,請郭長史、劉將軍部先渡,我與劉兄部后渡。”
將領既下,上萬將士於是分作兩部,開始次第有序地渡河。
今日無風,風平浪靜,渡河的過程很順利,也很迅速,傍晚前后,全軍悉渡到了對岸。
李善道、郭孝恪等在李文相等的陪同下,也到了對岸。
一邊傳令,命各部尋地筑營,今晚就在黃河的南岸邊休息一夜。
一邊李善道、郭孝恪等應邀去了王德仁的營中飲酒。
第一道菜原非烤魚,換作了烤魚。
黃河的大鯉魚是有名的,又肥又大,擺在玉盤中,每人一條,香氣撲鼻。
又有熊掌等佳肴相繼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