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跛蹄、劉豹頭等將,押著本部所得的重要俘虜,還回東城外,會於高曦旗下。
俘虜計十余人。
少數常服,多數穿著隋吏的官衣,或披掛著鎧甲。
程跛蹄一腳將一人踹倒,告狀似的,稟與高曦:“沐陽兄,就這賊廝鳥,罵的你!”拔刀在手,橫在這吏的脖上,說道,“擒獲他時,這狗日的還試圖掙扎,猶罵個不休,俺把他殺了!”
這吏滿嘴淌血,盡管被按在地上,硬著脖子,怒視高曦,嗚嗚囔囔不知做說些甚么。
料還是詈罵之辭。
高曦掃了他眼,見其未著甲,觀其袍服印綬,當是魏縣令、丞,具體什么身份,也沒有問他,無有怒色,只是說道:“雖執迷不悟,甘為紂虐,亦忠義士也。送至貴鄉,請將軍發落。”
“不殺?”程跛蹄詫異說道。
高曦解釋說道:“此人,令丞也,非你我可專殺,需將軍處置。”
劉豹頭大是欽佩,贊道:“大都督,被這廝罵得恁地難聽,竟不動怒,佩服、佩服!”
“待俺捷報寫好,便與此人,一并送獻將軍!今城已下,將軍之令,君等尚記乎?城中百姓,一概不可殺掠。有犯者,軍法伺候。捷報到了貴鄉,將軍必有賞下,至時,俺再與君等賀功!”
治軍,要想得軍心,第一是能領著部曲打勝仗,第二是公正。
這場仗,能速克取勝,主要是靠的高曦戰前對敵情虛實的觀察,和戰前適當的攻城部署,以及戰斗時,沒有厚此薄彼,劉豹頭與他的關系,比不上他那四五個同袍與他的親近,然在西城墻得手、而他的幾個同袍遲遲未有進展之際,他能公正地立刻給劉豹頭派去援兵。
故此,他的話,劉豹頭、程跛蹄等都愿聽從,諸將乃恭聲應諾。
捷報和俘虜,於傍晚前,由程跛蹄代表高曦、劉豹頭等,持拿、看押,送向貴鄉。
……
一天,就打下了魏縣城。
高曦的捷報送往貴鄉時,命令劉黑闥可以開攻元城的軍令,剛被劉黑闥看到。
倒不是軍令才到,上午時,軍令就到了。
但劉黑闥不在軍中。
他一早就帶著數十從騎,往元城縣南邊的武陽縣去了。
武陽郡西部,如前所述,共有七個縣。
元城縣,不是離頓丘縣最近的縣,但元城縣和元城北邊的莘縣是離貴鄉縣最近的縣。
所以,劉黑闥與李善道分兵,從頓丘出發以后,沿途經過的觀城、臨黃、武陽三縣,他都沒有打,而是主力部隊,直接開到了元城縣下。
——這正是他和李善道在此役前,商量好的進戰方略,直接打元城,既可策應李善道的攻貴鄉,且因元城大致位處郡西諸縣的中間,拿下了此縣后,也可“中心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