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黑闥、趙君德等了這么些天,早是等得焦急,頓時亦俱歡喜。
重重地拍了下大腿,劉黑闥笑道:“魏公的允令,可算下了!”問李善道,“賢弟,允了咱編練多少新兵?”
“三萬之數,魏公一個沒給咱少,而且咱請求在黎陽,也組建一個匠營的請求,魏公亦允了。”
新兵,不能只有兵源,還得有兵器。兵源不成問題,李善道、劉黑闥等所有的多余兵器,沒那么多,不足以三萬人用。故此,在請允編伍新兵時,李善道把組建匠營的請求也報了上去。
——數十萬饑民,會打鐵、有手藝的人不會少,足以能夠組建個匠營。
當然,要想打造兵器,只有匠人還不成,得有鐵。鐵的來源亦不缺。王德仁占據的林慮山,其山中就產鐵,隋室在其縣,置有鐵官。林慮到黎陽不遠,一二百里地,中間只需經過魏郡的靈泉、汲郡的湯陰兩縣。這兩縣若識趣則罷,若不識趣,膽敢出攔,反正湯陰,李善道是已有意要打,魏郡,李善道早晚也是要打,那就提前先把這兩縣取之,也不是麻煩。
劉黑闥喜道:“太好了!”迫不及待地問道,“賢弟,那咱何時開始編伍?”
“明天就可開始!新兵的編伍、匠營的組建,同時進行。此外,我今天就去書王將軍,與他商議,勞他組織人手在林慮取鐵,咱們以糧換購,運來黎陽此事。”
劉黑闥、趙君德精神抖擻,齊聲應道:“好!全按賢弟的意思來辦!”
李善道“按券給糧、遷置饑民到武陽郡”這兩條關於饑民的建議請求,李密也批準了。
與郭孝恪通過氣后,關於饑民的兩個措置,暫且不說,只說次日,選兵編伍、組建匠營,有條不紊地開始辦起。
劉黑闥得了六千的新兵兵額,趙君德得了四千的新兵兵額,他倆的新兵,他倆自選。
李善道置了個“選兵編伍辦”的臨時機構,以高曦、李善仁為負責人,王須達、王宣德、王湛德等為佐助,專門問郭孝恪要來了杜正倫,任為典書記,由此臨時機構,全面負責其本部兩萬新兵兵額的選挑、編伍諸務。
饑民聚集一地,新兵的合適人選,高曦又都已心中有數,等李密的令旨時間長,真到辦起來時,頗是快速。三天時間,兩萬新兵就已挑足。
編伍費了點時間,大部分是用在了基層軍吏的挑選和任命上。李善道選定的這些軍吏人選,任的都是新兵中旅帥以上的職務,火長、隊正、隊副這些基層軍吏,多需新兵自己推選,不免就會稍慢點。包括旅帥以上,主要是旅帥這一級的軍吏缺口,也由新兵推選出來了。
慢是慢了點,終亦是順利完成。
顧三郎、魏夜叉,分別得到了顯赫的重用,兩人是唯二被李善道任為郎將這一級別的鄉人。
把李善仁氣的,兩天沒見李善道!
有人生氣,有人巴結。
聽說了李善道、劉黑闥、趙君德在黎陽編伍新兵,駐兵在臨河的李文相和駐兵在黎陽、衛縣間的張升,特地趕回了黎陽,睹此盛況,一群群的丁壯被從饑民中選出,編入伍中;一隊隊的編伍舉著各色的旗幟,出入新兵營,著實把他倆看得眼饞心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