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是一個比一座縣城更多的城。
昨日以此試探過李善道后,竇建德已可確定齊善行對李善道、劉黑闥心思的猜料,看來十之八九還真是料對了!李善道、劉黑闥還真是存著打完薛世雄,然后回師攻下清河的謀圖!
凌敬皺起眉頭,還沒再開口。
范愿焦急了起來,說道:“大王,清河郡可不能任由李將軍去占啊!”
董康買亦變色說道:“大王,咱們早就議好的,先打下河間縣城,保證了樂壽北邊的安穩,之后我軍就便南取信都全郡和清河郡,東取渤海全郡。李將軍若真欲得清河,不可由之!”
“卿等所言,俺豈不知?清河郡,俺又怎愿他得?可問題是……”竇建德說道。
范愿問道:“大王,問題是什么?”
凌敬知竇建德所慮,說道:“大王所慮,是不是李將軍才幫我軍盡殲薛世雄部,則若阻他取清河郡,一個話難說出口,再一個傳將出去,有損大王義名?”
“俺正此慮!李將軍和黑闥不辭路遠,幫咱收拾了薛世雄部,黑闥還好說,與俺有舊;特別李將軍,他與俺素昧平生,卻義氣為先,肯來助俺,今他若還攻清河,俺何以阻之!”
竇建德現下正處在創業前期的階段,義氣的名聲一旦壞了,輕則,誰還會再來投他?重則,幫他的人,他都不知恩圖報,再打郡縣時,也難以再讓守將、守官相信他的承諾,難再招降。
凌敬思忖片刻,說道:“將軍此慮,惟今之計,只有一法可解。”
竇建德喜道:“主簿有解俺此慮之法?何法?主簿快說!”
“李將軍有助大王之義,確是不便即阻他取清河,他若真攻之,大王不妨暫可任由。”
話沒說完,董康買急了,說道:“主簿,你這叫啥主意!”
竇建德止住董康買,說道:“聽主簿把話說完。主簿,你繼續說。”
“清河郡通守楊善會,知兵能戰,料李將軍、劉將軍即使攻清河,也難速下。而薛世雄部,亡覆於河間縣城外,河間縣城內必定大恐,卻取之易也。大王可先遣一偏師,取河間縣城,以示無與李將軍爭清河之意,候河間縣城已下,我樂壽之北既已安穩,大王無爭清河之意也已彰顯,卻李將軍、劉將軍頓兵清河,難以寸進,值此時也,大王可傳書信與之,言愿相助。如此,大王之慮不僅可解,事聞傳出,海內英雄,亦只會稱贊大王以德報恩,焉不兩全之美?”
竇建德大喜過望,說道:“主簿高明之策!”
范愿、董康買等相顧對視,皆翹起了大拇指,也都贊道:“主簿高明!”
便就定下,即用凌敬此策。
解決了李善道、劉黑闥意圖攻取清河,而自己又沒法阻攔的難題,竇建德心情歡暢。
再前望后眺,眺望到浩蕩威武的行軍隊伍、不計其算的繳獲、俘虜、戰馬時,全殲薛世雄部的大勝之喜,直到此際,卻是才真正地占滿了他的胸懷!
一戰克勝,得到了這么多的甲械、俘虜、戰馬,他的實力將會得以大漲。待再收得河間縣城、兵入進清河,其后再想辦法將魏刀兒部解決掉,河北之地,就唯他獨大了!——涿郡雖然還有羅藝,羅藝占的地盤不很大,且地處北疆,地廣人稀,竇建德并未把他看作勁敵。
再其后,坐據河北,擁數百萬之民,良馬不缺、勇士不乏,就足可瞰視天下,待機而動矣!
行軍兩日,還至了樂壽。
竇建德人到王府,為顯現對李善道的感謝和重視,竟依李善道之戲言,下的第一道令,即是對外明言,這是聽從的李善道的建議,重賞劉神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