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年紀也不大,……今年多大了?”
李孟嘗恭謹答道:“回大將軍的話,二十四了。”
“與我差不多啊,你我又是本家,你這‘小人’之自稱,我就不樂意聽了!你我初見,你還還不了解我,我這個人,最好年輕英俊!按理說,你我既本同族,當該論輪家譜,排排輩分,今在軍中,不太便宜,也就罷了!然‘小人’之謙,切勿再提!你若不嫌,稱我聲阿兄即可。”
李孟嘗這下真的是受寵若驚十分,連連說道:“小人豈敢!小人豈敢!”
“你看看,說了不準再自謙‘小人’,你又‘小人’起來了!這世間,有哪個天生便是‘小人’的?帝王將相,寧有種乎?此陳王不刊之論也,卿不聞之?縱出身草芥,只要奮發圖強,亦終將得立高山之巔,為一‘大人’矣!……你可有字?行第為幾?”
李孟嘗這個年紀,正是容易被振奮的時候,幾句簡單的話聽得,他就熱血沸騰,慌忙答道:“敢稟大將軍,小、小……”
“稱弟可也!”
李孟嘗一咬牙,大起膽子,說道:“是,是,謹遵大將軍之令。小弟賤字待賓,行大。”
“名以‘孟嘗’,字以‘待賓’,好啊,你的名字就很有豪杰之氣!足見令尊對你期冀之高。我便以大郎呼你吧。大郎,你且入座。”李善道挽住他的胳膊,把他的帶到席前,按住他坐下,退了半步,又打量了他幾眼,顧與魏征、劉豹頭贊道,“真雄壯士也!不愧是我趙郡李家子弟!”問他說道,“你說王將軍現駐兵在平恩?你部兵馬幾何?何時到的平恩?”
李孟嘗已快被李善道的親熱給熱迷糊了,回答說道:“敢稟大將軍,我部兵馬總計四千余,兩天前到的平恩。小人、小弟是昨天奉王公之令,入的貴郡,來的貴鄉。”
“我月前親率兵北援竇公,迎擊薛世雄時,有聞竇公說過,你部原是駐在恒山的,對么?”
恒山郡在河間郡的西邊,與河間郡間只隔著一個博陵郡。
李孟嘗應道:“回大將軍的話,我部原本的確是駐在恒山。”
他又穩了穩心神,措了下辭,於是乃把王君廓為何率部從恒山南下,不遠數百里地,過趙郡、襄國、武安三郡來投李善道的緣由,原原本本地與李善道說了一遍。
——“不遠千里來投”,是劉豹頭的夸張之辭,王君廓部這一路來,算上繞的路,總共也沒千里,也就是個七八百里地。直線距離的話就更短了,五百來里。
李孟嘗既因年輕實在,也是被李善道親熱得給迷糊了,第一句話,就把王君廓之所以來投李善道的真正原因給說出來了。卻是,李善道剛才的“欣慰”,實際上是有點早了。王君廓之所來投,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因他近期的威名大震,而是因為李密的去書招攬。
……
王君廓是太原郡石艾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