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高采烈來稟報的是今日輪值北城門的劉豹頭。
李善道便與魏征停下話頭,問他說道:“何人來投?”
“好稟明公知曉,來人自稱名喚李孟嘗,族出趙郡,與明公是為本家,其主即王君廓是也。王君廓現領兵數千,已至武陽西北界,暫且駐軍,令李孟嘗先來晉見明公。”劉豹頭稟道。
卻劉豹頭這短短的幾句話,李善道的心情隨之變了三變。
聽到“李孟嘗”名字時,他不覺是一疑。這個名字很陌生,他前世也好,起兵以后也罷,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疑為何劉豹頭贊此人是“豪杰”。聽到“與明公是為本家”時,他的這一疑,頓變為稍覺慚愧。再到聽至“王君廓”之名,慚愧登失,他大吃一驚!
這老陰比,怎來相投了?
好巧不巧,王君廓在這個時代不算很有名的一人,可他其名其人,李善道前世卻是曾知!
知道此人的緣由是在看一遍講說水滸的文章中,提及到過他,說他是吳用絕戶計的鼻祖。
隋末之際,也就是現在,為了聚眾成盜,他對他的親叔父使出了絕戶計的招術。他叔父本是不愿和他一塊兒為盜的,但他叔父年長,在鄉中威望高過於他,於是他就誣陷鄰居與他嬸子私通,與他叔父一同殺死了這個鄰居,遂其叔父不得不與他一塊兒淪為群盜了。
因此篇文章,李善道對他起了點興趣,就找了下他的資料看,不看不打緊,這家伙當真是如史書所評,“無行”,沒一點的道德品格可言!實打實的陰詐狡悍之徒一個。
“我的名頭都這么大了?王君廓這等素無交往的老陰比,都主動前來投我?”李善道又驚詫,又情不自禁地覺著點欣慰,看來殲滅薛世雄部和打下清河城,生擒楊善會這兩戰沒有白打!
王君廓這賊廝,雖是個老陰比,前世查他資料時,卻也必須得承認,這廝悍勇能戰,不論品行,只論能力的話,倒也是個人才。且嚴格說來,他算是主動來投自己的較有名氣的義軍首領之一,因盡管對他人尚未見到,就已頗是心里膈應,李善道還是做出歡喜之狀,便就令道:“王君君廓之名,我亦小有聞之,確乎豪杰之士。李君孟嘗何在?請過來,我與一見。”
李孟嘗跟著劉豹頭,已經來了,在郡府外頭等待。
很快,他就被帶了進府,到了堂上。
李善道觀之,見他年紀輕輕,應是與自己的年歲相差不大,身形魁壯,健碩有力,一看就是個武勇之士,乃離席起身,下到堂中,止住了他的行禮,握手笑道:“君族亦出趙郡也?”
李孟嘗沒想到李善道這么年輕,他城府不深,驚訝的神色已在眼中有所流露,同時他也沒想到李善道會這般的平易近人,一見面就下來握住了他的手,受寵若驚的模樣亦在他臉上表現出來,好端端的一條年輕大漢,竟是因此局促不安,掙脫李善道的手也不是,由他握著,初次見面,李善道又是上位,似也不妥,對李善道的詢問,一時居然是沒有顧上回答。
李善道瞧出了他的局促,拍了拍他的手,主動松了開,也不再問他是不是真的出自趙郡李氏,——說實話,李善道對此是有懷疑的,趙郡李氏是當今的一流高門,若真是趙郡李氏的子弟,怎會與王君廓同為盜賊?笑道:“適聞君與王將軍千里遠來,不勝欣喜。王將軍現在何處?”
李孟嘗終於是穩住了神,趕忙恭恭敬敬地回答說道:“啟稟大將軍,王公現領我部兵,屯在平恩東界。未得大將軍允可,不敢擅入大將軍郡地。故王公令小人先馳來晉見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