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寧問他說道:“明公,緣何感嘆?”
“司馬,你看這則情報中所言,先是李淵欲退兵,而李世民勸之;又戰於霍邑城外時,進言李淵,‘機不可失’,復值戰危之時,其又親引段志玄等騎軍部眾,居高臨下,沖斷宋老生陣,手刃數十敵。我聞李世民年不過弱冠,智勇及此,英杰可稱也!”
于志寧說道:“世民之名,仆嘗有聞。與其兄建成,確俱可稱英杰。虎父無犬子,誠不虛言。”
李善道瞧了他兩眼,摸著短髭,面帶笑意,故意問道:“司馬,你覺得世民與我比何如?”
“自是不如明公。”
李善道問道:“哦?此話怎講?”
“霍邑此戰,唐公李淵是為主將,建成、世民兄弟皆從令而已,此一不足與明公比;激戰之際,建成墜馬、世民親引騎犯險,此皆匹夫勇耳,非為將者當為,此二不足與明公比也。”
李善道問道:“司馬,還有三么?”
“明公,已兩不足,尚不足乎?”
李善道哈哈大笑,掂著太原送來的這道情報,朝著于志寧點了兩點,顧與魏征笑道:“玄成,司馬本與卿同,是耿直之士,今卻也會避重就輕了啊!”
卻這于志寧找出的這兩個李世民不如李善道的地方,聽來有理,但不耐咂摸。
不過李善道也能理解于志寧,李世民在霍邑這一戰中,表現得的確出彩,智、勇兩條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現,縱欲貶壓他,也不好貶壓。
于志寧正色說道:“敢稟明公,實非是仆避重就輕,而是明公此問,本就不當。”
“不當?司馬這話何意,我問的哪里不當了?”
于志寧說道:“明公今是我一軍主將,已擁三郡之地,世民也者,從其父起兵而已,一為主、一為從,世民又怎能與明公比較?明公要比,也是與唐公比較!”
“好,好,好,是我問錯了,司馬批評得對!”李善道怔了下后,必須得承認,于志寧的這番批評,批評得對,李世民再是盛名於后世,畢竟現在,他還沒有后世的盛名,在時人眼中,他目前暫還只是“虎父無犬子”,他們這部義軍的主將是李淵,也的確李善道要比的話,不能自落身份,去與李世民比,得與李淵相比,才是正論,他於是就從諫如流,笑著承認錯誤。
將情報放下,李善道又默念了遍“李世民”的名字,不再說此事了,拿起王德仁的回書,沉吟稍頃,改而說起王德仁的這封回書,說道:“玄成、司馬,王德仁此封回書,你們怎么看?”
王德仁的回書,魏征、于志寧等也都已經看過。
回書的內容很簡單,概而言之,兩句話:第一句是李密命李善道攻魏郡這事兒,他知道了;第二句是詢問李善道打算怎么執行李密的這道命令,準備怎么攻魏郡。
這兩句話之外,沒有別的話了。
魏征說道:“細察王德仁此封回書,似并無意違逆魏公命明公攻取魏郡此令,然實意思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