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李善道的目光,徐蘭又是抿嘴一笑。
便隨著徐蓋,李善道與魏征等登堂。
往堂上走路上,李善道問徐蓋:“徐公,怎不見三郎?”
李善道在巡縣前,特地把徐世感留在了貴鄉,讓他等迎徐蓋。
徐蓋“嗐”了聲,說道:“迎俺到縣后,他說甚么‘忠孝不能兩全’,說貝州刺史府正等他開張,只陪俺待了一天,次日就去貝州了。他說給二郎你去書了呀?二郎沒收到他的呈書么?”
這徐世感,年紀不大,責任心還挺強。
他的呈書,李善道還真是沒收到,可能在路上錯過了。
李善道笑道:“三郎雖少,年少有為。‘忠孝不能兩全’之語,已足見其不凡!”
“他才多大年歲?有甚有為、不凡!要非二郎厚愛,莫說貝州刺史,一個小小令長他也當不得!就這,俺還生怕他不知事,驟遷大位,千萬可別誤了二郎的事。”又有哪個父親不想見兒子出人頭地?嘴里說著擔心,語氣里聽不出什么擔心,只見他笑呵呵的,一副高興的模樣。
徐世績於今固是翟讓心腹,論其現在的居官,也的確是“六衛”之一的主將,但把范圍擴大,放到整個的李密現有之臣屬中來看,他的地位卻其實并不算特別的高,不和王伯當、房彥藻等比,只與孟讓、郝孝德等比,他當前也已逐漸是有所不如,——為打壓翟讓的勢力,李密現是日漸重用孟讓、郝孝德等這些擁眾較多、名氣較大的別部義軍首領,因而,要非李善道的緣故,徐世感十幾歲個少年,再是徐世績的親弟弟,他也必定出任不了一州刺史!
從這個方面講,徐蓋所言的“厚愛舉薦”,是他的真心話,半點也不是客氣之言。
“徐公,咱們都是一家人,說這些話,豈不見外了?再說,若無大郎,又哪有我李二郎?”
李善道的這句回答,徐蓋滿意得很。
兩人相對,哈哈一笑。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不知不覺間,隨著李善道在河北的開疆拓土,兵糧日盛,卻不僅瓦崗系在李密帳下自成一派,李善道與徐世績兩人聯合之下,他兩個在瓦崗系中,隱然也是已成一重要的派別。
是夜酒宴,果然是盡興方散。
扶醉回到后宅,由婢女們伺候著躺下后,徐蓋醉眼朦朧地看見徐蘭也來了屋中,招手喚她近前,握住了她的手,滿嘴酒氣地嘟噥了句什么。徐蘭初未聽清,再問時,徐蓋鼾聲大起,已是睡著。徐蘭就沒再問,而在回到自己屋后,忽然回味到了徐蓋的那句話說的大概是甚么!
一時之間,搖曳的紅燭影下,不知是燭影,抑或是羞意,她膩潔如玉的面頰染上一抹緋紅。
卻徐蓋嘟嘟噥噥的那句話,說的好像是:“如蓮花,你守寡已久,阿耶將為你覓一良婿!”
如蓮花,是徐蘭的小字。
……
第二天一早,李善道召來魏征等,計議攻魏此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