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那王德仁擁眾已數萬之多,可居然還沒有占下魏郡,仍以活動在林慮的山中為主,這其中,固然是有王德仁部的戰力不是很強之故,但此外,卻也有李大黃勇悍、裴叔仁等一干魏郡的守將大都亦非是庸士之故。比之楊善會的善戰,他們不如,可守住城,他們還是能做到的。
李善道點了點頭,與諸人說道:“玄成、張公補充得很好,魏郡目前的守備虛實,以及其主要將校之能,大致即是如此。是以說,這次打魏郡,安陽、臨漳兩縣,又實際上不僅僅只是我軍這次打魏郡的主要進攻方向,并且,這兩個縣,我軍可能還得費些功夫,才能將之攻克。
“那么,采用什么樣的進戰方略,我軍才能盡快地將此兩縣攻克,從而得取魏郡全郡呢?我思之再三,最好的對策應當不外乎即是‘分割包圍’。”
劉黑闥等在魏征隨著李善道到沙盤邊上時,也都已經起身,紛紛來到了沙盤的兩邊。
聞得李善道此語,劉黑闥的視線在安陽、臨漳,還有沙盤上的漳水、洹水這兩條河流上來回巡視,撓著胡須,若有所思地說道:“賢弟,你所謂之‘分割包圍’,你是想以漳、洹兩水?”
“知我者,賢兄也。諸位,我所謂的‘分割’,意即以漳、洹兩水為線,將魏郡分割成三個戰場。漳水以北是一個戰場,此是為北戰場;漳、洹之間是一個戰場,此是為中戰場;洹水以南是一個戰場,此是為南戰場。三個戰場之中,北戰場與中戰場,是策應戰場,起一個牽制、配合的作用;南戰場,也可以說即安陽戰場,則是我軍的主攻戰場。
“‘分割包圍’,雖然是一個詞,但實際上是兩步。第一步,是‘分割’;分割完后,便是第二步,‘包圍’了。這個‘包圍’,指的是什么呢?指的即是對安陽城的包圍!”
李善道說著,把掂著的直鞭,再一次地落在了安陽縣城的上邊。
趙君德探著頭,朝安陽的位置張了眼,問道:“將軍,對安陽城的包圍,怎么包圍?”
“把魏郡分割成三個戰場后,三路兵馬同時開進,一路攻成安、取滏陽;一路下洹水、拔臨漳;一路分從汲郡、林慮縣出,拿下安陽東、西兩面的堯城、靈泉。”李善道的直鞭隨著他說出的一個個地名,在成安等縣上依次點過,最終又落在了安陽縣城上邊,他抬起頭,環顧聚在沙盤周圍的諸將,說道,“然后,諸路兵馬齊會安陽城下,對安陽形成包圍,發起總攻!”
劉黑闥拍手笑道:“妙也!賢弟,你的這個‘分割包圍’,上佳好策。不但是把魏郡分成三個戰場,三路推進,使魏郡各縣彼此不能相救,減少了我軍可能會遇到的阻力;且則,還能在三路推進的過程中,安陽的郡兵如敢出援,我軍就可尋機圍城打援!”
“我正此意。賢兄、諸位,我之‘分割包圍’此策,大家以為可用與否?”
劉黑闥說道:“可用!可用!何止是何用,簡直是大大可用!”問道,“賢弟,唯此三路齊進,不知北戰場、中戰場、南戰場,賢弟都是打算調用何部,分別動用多少兵力?”
“這第一路,攻北戰場者。”李善道看向了王君廓,說道,“君廓兄,我剛給你說,‘從北邊包圍魏郡,不是只有打邯鄲這一辦法’,你現在可明白我的意思了?”
王君廓佩服地答道:“將軍高明之策,小人拍馬不及。將軍的意思,小人明白了。”
“成安、滏陽三縣,皆鄰邯鄲,君愕兄對此三縣也頗熟悉,則這第一路,攻北戰場的作戰任務,就交給你部負責,何如?”
北、中、南三個戰場,北戰場的作戰任務最輕,成安、滏陽、臨水三縣皆無郡兵駐扎,三個縣都只有本縣縣卒為守。王君廓對此,也是已知,故李善道的這道命令,雖非是如他所愿,叫他去打邯鄲,他卻亦無異議,與王君愕、王實謹對了個眼神,便慷慨應道:“將軍放心!成安三縣,小人豁出命去,也入他娘娘的定要為將軍打下!三縣令長的狗頭,獻與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