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恩威并施”。
須威的時候,當威;須恩的時候,得恩。
李善道掌兵已久,現對這其間的火候,已是甚為把握。
是夜,李大黃并未再偷襲趙君德營,他凌晨時的話,果然只是在詐趙君德,卻也不需多言。
……
出了趙君德營,還回城東的中軍本營,夜已二更。
進轅門時,李善道略勒馬停駐,回顧了眼西邊的安陽縣城。
城頭上火光明亮,遙遙望之,隱見夜巡的守卒成隊來往,各色的旗幟在夜風中飄揚。
裴叔仁的名氣雖然不及楊善會,可他及時將李大黃部從臨漳調了回來,從而大大充實了安陽守卒的兵力,只此一點,這安陽縣城,強攻之的話,難度恐怕就不會比打清河縣城低。
況且,比之攻清河縣城此戰,這回攻打安陽,還有兩個不能確定的戰場情況變化。
一個是王德仁部,王宣德固已被派去,可王德仁底下來,會不會再出什么狀況,拖己軍攻安陽的后腿?這是一個不能確定。一個是武安的郡兵,究竟是不是要南下?這是第二個不確定。
懷著滿腹的憂慮,李善道下了馬,牽著韁繩,步入營內。
楊粉堆在議事帳外等他。
“郎君!”看見李善道回來,楊粉堆遠遠地小跑迎上,呈上急報一道,“王君廓的軍報!”
李善道丟下韁繩,一把接過軍報,打開來,飛快看完,面露喜色。
隨從在側的魏征問道:“明公,王將軍所報何事?”
“好事啊!武安郡兵南下了,已到成安。”
崔義玄、杜正倫等愕然相顧。
杜正倫說道:“明公,武安郡兵已到成安,怎么會是好事?”
李善道喜色滿面,沒有功夫回答他的問話,簡單令道:“速召諸營營將來我帳中計議!”拿著王君廓的這道軍報,不等蘇定方,自將議事帳的帳幕掀開,大步進了帳中。
魏征代李善道向杜正倫解釋,邊也往帳中進,邊低聲地說道:“知仁,我軍為何佯攻安陽,不真攻安陽,等的不就是武安郡兵南來么?於今武安郡兵真的來了,這不就是好事?”
“我軍是在佯攻等它,可它這一來,安陽暫不就打不了了?縱非壞事,也不能說是好事吧?”
魏征說道:“安陽城堅兵多,如要強攻,恐將不易。此時武安郡兵南來,那如果我軍能先將武安郡兵殲滅,知仁,你想一想,這對安陽城內的守卒士氣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若能一舉將武安郡兵殲滅,安陽守卒士氣勢必會因此受到沉重打擊!”
魏征說道:“對呀。老子云,‘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武安郡兵之此果竟南下來援安陽,看起來是增加了我軍攻打安陽的難度,但只要能先把它殲滅,反將會有利於我軍接著的攻打安陽!此是所以明公言說,這是一件好事。明公召諸來,定是為議殲武安兵事,快跟我進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