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把招撫陜縣、弘農郡的重任交給了他;一個是任他為虢州總管,雖不能說就可與李善道現任的魏州總管平起平坐,然也可起到制衡李善道的作用;再一個,虢州總管的職務一任下去,那就算是將來李善道和柴孝和打下了弘農,地方上的實權也將會是為柴孝和所有。
卻是房彥藻等人皆能由此品味得到,經過考慮之后,李善道“改以用兵西南”的建議,李密是接受了不錯,但對李善道,不論是因翟讓的緣故也好,抑或是僅僅因李善道現已據加上河內,整整河北五郡之地的原因也好,李密實是已起了戒備之心。
攻入關中,是柴孝和早就向李密提出的建議,對李密現下的這個任命,他當然是不會不愿,遂他起身,向李密行禮,慨然領命,說道:“明公但請放心,陜縣、弘農,仆必為明公取得!”
祖君彥還有點不甘心,說道:“明公,則縱然是‘改以用兵西南’此議,可以用之,李總管在奏報中,舉高曦為河內通守,他的這個保舉,仆竊以為,卻不肯聽之了吧?河北三州,用的都是李總管保舉的人,河內地勢緊要,仆愚見,卻不能再仍以他所保舉之人掌之矣!”
李密沉吟了會兒,說道:“王世充等隋部,尚未殲滅,我不能分太多兵與孝和,取澠池、陜州、虢州,尚得多需李善道出兵,河內之任,暫便用他保舉之人,無有不可。”
柴孝和建議說道:“明公,昔韓信自稱假王,漢高以真王拜之。為促李總管愿出精兵,助仆取陜、虢,仆以為,何不索性便以刺史之任,授與高曦?”
“卿之此言,正合我心。就授高曦懷州刺史。”李密頓了下,說道,“另授劉德威河陽都尉。”
祖君彥、房彥藻等對視一眼,俱道:“明公此任高明。”
河陽是河內通往黃河南岸的重要關城,只要河陽三城在控,黃河南岸的兵馬就能迅速進入河內。這樣的情況下,河內太守,即懷州刺史是誰所任,其實也不就重要了。
李密問柴孝和,說道:“孝和,你此往河內,需太多兵馬?”
柴孝和想了下,回答說道:“五千步卒足矣。”
澠池、陜西、弘農皆多山,騎兵用處不大,所以他只說了步卒。
“今日便與卿虎符,由卿自擇精銳取用。兩天后,就勞卿引部北入河內,可乎?”
兩天后,柴孝和領下陜虢撫慰使、虢州刺史的正式任命,引步卒五千,開向河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