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時,數日風雨稍停,然陰云越發密集。
昨晚弘農城中兵馬盡出,秦、焦兩營留下的兩千將士威逼恐嚇,嚇開了城門。是兩縣援兵、弘農守卒半夜激戰,悉被殲滅,俘獲數千,弘農縣城亦一并攻拔!
蕭裕、焦彥郎、秦敬嗣等將使兵打掃戰場,俱來謁見李善道。
李善道昨晚,處兩場戰場之間,協調調遣,也是累了一夜。但累得值,兩仗大勝,弘農縣城已得,朱陽、長淵的援兵回不到兩縣,此兩縣不必再派兵馬,高延霸、薛萬均也定就能旋即攻取。累是累點,李善道心情大快,親將三將扶起,笑道:“一夜殲敵近萬,得克一城,卿等之功!今日先取縣中財貨,論功行賞三位將軍與各部將士,待捷報呈與魏公,當另有重賞。”
說著,寒意透體,打了個噴嚏。
秦敬嗣問道:“郎君,俺瞧你面色潮紅,不會是一夜風雨受寒,感風了吧?”
“縱是感風,比之昨晚大勝,豈不值得?卿等鏖戰一夜,想必都疲累了,我已令安排下酒食,犒賞各部,君等從我還帳,稍作休息,我有另外的軍務要事,與卿等計議。”
蕭裕問道:“敢問明公,可是分兵助柴總管取陜縣?”
“黃老兄部已到柴總管營,足以助他。弘農既拔,我欲與卿等議延霸、萬均拔克朱陽、長淵兩縣后,如何留兵鎮守弘農,以遏屈突通部,并及還攻澠池之務。”李善道此取陜、虢,有兩個急切之處,一是要趕在屈突通東撤前,取下陜、虢;二是他漸來愈感李密殺翟讓的日子可能近了,因此陜縣、弘農郡、澠池,他要爭分奪秒,及早地將之打下,好能盡快還回河內。
蕭裕三將才打了一場大勝仗,精神正是高昂,皆無困倦,并聲雄壯應諾。
……
翟讓死了,翟寬死了,翟摩侯死了,王儒信死了。
徐世績重傷。
赴宴的一眾瓦崗頭領,一夜之間,泰半喪命,要不傷重昏迷,就剩了個跪地乞活的單雄信。
并帶跟隨翟讓等參宴的親隨、親兵們,大半也都被秦瓊、程知節引親衛殺掉。
這般重大的事件,消息何能保密?
不到半天,李密軍數十萬各部將士,多數已聞。
房彥藻等對瓦崗諸部的兵馬已有監視,急稟李密:“明公,翟讓麾下諸軍雖未敢亂,鼓噪欲走!仆愚見,宜當即加制止。單雄信既降,可令其前往宣慰,以安翟讓麾下諸軍之心。”
李密殺翟讓前,就已有定計,當即允諾,即親切與單雄信說道:“雄信兄,我已說過,只誅翟讓一家,余者無預。勞卿先行一倘,宣慰瓦崗諸軍,我隨后自亦會入各營安撫。兄愿往乎?”
一夜的襲殺過去,面對李密,單雄信猶汗出如漿,戰戰兢兢地應道:“明公鈞令,敢不從命!”
遂單雄信先往瓦崗各軍,宣示李密之令旨。李密隨之,拒絕了房彥藻等的苦諫,一從騎未帶,匹馬入瓦崗諸軍之營,親言和語,召見各營諸將,歷加撫諭,分賜寶貨之賞。
當日,軍令傳下:以徐世績、單雄信、王伯當分領其眾。
翟讓等既死,單雄信、徐世績就是瓦崗軍諸部在洛陽的首將兩位,聞知他兩個沒死,瓦崗諸部軍將也算勉強安了點心,且若諸軍若散,實亦無處可去,山東、河南的群盜盡已從附李密,唯成游寇而已。重回大伾山么?要渡黃河。李密遣兵追擊,無法應對。諸部將遂也只好從令。
又當日晚上,一道密令,十萬火急,自李密營中送出,傳往河陽城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