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裴行儼、張仁則所率之部。
風雨止不住這萬人精銳的前進,但黃河可以阻止。
好在河陽三城皆在劉德威的控制下,黃河如今也已不是麻煩。
聞得斥候回報,離河陽外城不到二十里地時,張仁則輕松地笑與裴行儼說道:“再一個時辰,我軍就可河陽外城,經橋而入河內矣!自出兵離營,少有停歇,克定河內之期,已唾手得之。”
裴行儼是主將,重任在肩,較為慎重,令從將數人,道:“引騎五百,先往河陽外城,令劉將軍做好接應我軍過河的預備;再問問劉將軍,高曦、李育德等而下何在,有無動靜。”
這幾個從將接令,便引了五百騎兵,從行軍隊中出來,先去河陽外城。
河陽外城,在黃河南岸。
不到二十里地,此數將與五百騎沒用多久就到了。
離城尚有三四里,有些聲響夾雜在風雨聲中,從河陽外城城內方向遠遠傳來。
相距有點遠,又有風雨的聲音,偶爾還有雷聲干擾,此數將雖是放慢了馬速,降低了耳邊的呼嘯風聲,仔細傾聽,可還是辨別不出傳來的是什么聲響。
幾將就又加快了馬速,急向河陽外城奔去。
風卷動甲外御寒的衣袍,密集的雨滴打在臉上隱隱作痛,馬蹄聲轟鳴如似天邊的滾雷,戰馬都被鞭打到了最快的速度,呼吸而到。河陽外城入目,數將驚愕失態!
城頭上,掛著的還是劉德威的將旗,可是城墻上的守卒卻叫喊著,慌張地向下跑。
風雨中傳來的聲響,不單單是從河陽外城傳來,不單單是這些守卒鬧出來的,繞過外城的南城墻,數將到了城邊上,順著城北通往河中中潬城的橋向前展望,他們看到!
中潬城中,火光隱現,依稀的激烈喊殺、戰斗聲從其城中遙遙傳來入耳。
連通外城、中潬城的橋梁上面,這會兒混亂不已,有從外城北城門出來,向中潬城跑去的將士;有從中潬城的南城門出來,向外城狼狽奔逃的將士。橋能有多寬?雨里,兩下的將士相向跑動,擁擠橋上,往北的,北逃不了;往南的,南進不得。擁擠中,接連有將士掉落河中。
“怎個回事?”
數將是一塊兒來的,其中一將的這問題問出來,誰也不能回答他。
一將叫道:“會不會是高曦來奪中潬?”
“他怎會知我軍來了?”
這將叫道:“趕緊回去稟報將軍!”
橋上恁地擁擠,他們就算想去中潬城幫手,也過不去,唯有趕緊回去稟報。
便勒馬轉回,數將引五百騎疾馳還回主力的行軍隊中,見到裴行儼、張仁則,稟了所見。
裴、張驚詫,張仁則的輕松何嘗再有?兩將舍下大隊,與此數將趕忙親去觀望。趕到外城,城邊望之,一如那數將所稟。不過中潬城中的殺聲、戰斗聲已漸平息。
數將策馬到橋邊,尋住了個校尉,帶回來交給裴、張。
兩人問之,校尉答道:“一個時辰前,內城突然生亂,接著不久,遙見有兵馬殺向中潬,中潬城繼亦生亂。末將等無劉將軍令,先不敢動,后乃斗膽帶兵出援,無奈橋被堵,到達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