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看完,就河北五郡當前整體的軍、政情勢,還有魏征等重臣、各郡長吏與駐軍主將們現所最關心、或言為最擔心的事,他心中就都已經有了數。
和他在回河內路上的預料,相同一樣。
河內只要無失,河北五郡就至多會產生點動蕩,但不會出大亂子,這是第一。亦即,河北五郡當前情況。綜合魏征等的稟報,河北五郡現之情形,的確就是這樣。和他預料的并無不同。
翟讓死了,李密把他害了,接下來李善道他們怎么辦?或者直白點說,也就是接下來李善道是何計議?他有何打算?他準備怎么應此驟變之局?這是第二。亦即,魏征等現所最關心、最擔心之事。仍是綜合魏征等信報中所言,也的確是這樣,他們全都在信報中問到了此事。
這與李善道的預料也是一致。
……
河北五郡的形勢,既然當下還算穩定,那就不用過多操心。
又已可斷定在獲悉李善道沒死,回到了河內后,李密為避免兩線作戰,為不影響他攻下洛陽的爭天下之大計,肯定就會撤兵。也即,如前所述,河內的這場仗估計很快就能告一段落。
那么,現在擺在李善道面前,唯一需他盡快做出決定,以進一步安定魏征等文武之心、武陽等各郡民心的最緊急的要務,即是需迅速地向魏征等、向各郡表明他現在對李密的態度!
是為翟讓報仇,向李密宣戰?
還是暫時雖脫離李密,但不宣戰?
又或竟是不僅不為翟讓報仇,為自保計,依舊向李密稱臣?
這幾個選項之中,李善道不僅是必須要選一個,而且是刻不容緩,必須在短日內就做出選擇!
李善道令李良、王湛德墨墨,自提筆在手,展紙先與魏征等回信。
給魏征的回信,只一道令,令他坐鎮貴鄉,安撫好后方;另令他代自己撫慰徐蓋,告訴他徐世績沒死,且只要有李善道在河北,并也是為收用瓦崗諸部,李密亦定不會再殺徐世績。
給劉黑闥的回信,三道命令,一令他留駐趙郡、襄國,鞏固這兩個新得之郡,不必來河內;二則,令他代自己感謝魏刀兒、宋金剛對翟讓的吊唁,多與他倆遣使往來,同時,多注意竇建德的動靜;三則,殺翟讓的是李密,與李君羨無干,不必殺之,其若欲走,可放之走。
給李文相、趙君德等,李善道也各有回書。
諸封回書,他親筆寫就,令王湛德遣吏,加急快馬,即刻送去與魏征等人。
關於魏征、劉黑闥等詢問的“底下怎么辦”的此問,他在信中未有言及,僅是分別告訴他們,等擊走了李密攻河內諸部后,他會有決定作出;如果他們對此有何建言的話,可再來書進稟。
諸信送走,李善道又傳令,調高延霸、薛萬徹分去接替高曦、趙君德,請他倆馳還河內縣城。
在李善道做這些事時,柳燮、李育德等陪坐堂上,見他忙得不可開交,知現是他最忙的時候,等李善道忙過這些,給了他們各守本職的命令后,就都退了出去,堂中只剩下了李善仁。
“阿弟,沒外人了。翟公被害,李密這賊廝不念舊情,還要害阿弟你。接到阿弟已殺柴孝和、率部還郡的急書時,阿弟,你可知把俺著實嚇壞了么?而下形勢如此,阿弟你意何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