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洛口城,他不是不想回去,他是沒法再回去了。
可雖是沒有辦法再回洛口,只能留下來,對李善道的前程,他剛才還是有擔心的。李善道名聲、實力都比不過李密,他覺得李善道回頭可能搞不過李密。
這會兒聽了李善道的這番分析,他彷徨、忐忑的心,算是得以了一些的安撫。
——生死抉擇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像李密那樣做絕,翟讓要殺、翟寬父子等也要殺,李善道也殺!可郭孝恪在這整一件事中的表現,卻是既做、又不做,這也挺好,說明他有情義,但同時卻也就把他陷入進了現下的“去留兩難”,兩面都不討好的尷尬處境。且也無須多言。
郭孝恪留下任用的好處,如上所述。
黃君漢留下任用,亦有好處。
卻這黃君漢是翟讓的救命恩人,在瓦崗系諸將中的地位、名望很高。翟寬才是個“柱國”,然在李密之前封賞群臣時,黃君漢卻是得了“上柱國”的勛官。只從勛官言之,他是瓦崗系諸將中最頂尖的極少數人之一。他現轉為了李善道的臣屬,這對李善道在瓦崗系諸將中的聲望、號召力,往大里說,對李善道在“魏軍”諸部各營兵馬中的聲望和號召力,都是個幫助。
也所以,在忙完了前陣子的那些大事后,李善道今天才會專門來見郭孝恪、黃君漢兩人。
如他的預期,兩人都愿意留下,并接受了他的任命,轉為成了他的臣屬,李善道相當滿意,——當然,臉面上,這滿意是不會流露出來的,依然是沉痛肅穆、心心念念報仇的神色。
郭、黃二人的傷還得些日子將養,說了這么會兒話,倆人氣力都有些不足了。
李善道就叫他倆好好地休息、養傷,令照料他倆的醫生、吏卒好生照料,又令吏卒等他倆休息一會兒后,便把他倆各抬回他們本來的病房,及又意切地撫慰他倆了幾句,便起身出去了。
……
于志寧等,正在外等候。
見李善道出來,諸人迎上。
于志寧持著一封書信,說道:“明公,剛才的那道軍報,公已看過了吧?”
“張仁則退而還回,不外乎是李密憂我渡河南出,無須在意,傳令河陽,守好兩城即是。”
于志寧應了聲是,將持著的書信呈上,說道:“明公,這是剛剛又得到的。”
“何人來書?”李善道伸手接住,低頭看信封落款,亦不用于志寧回答了,是竇建德的來書。
沒有立刻打開看,李善道在于志寧等的隨從下,回到了郡府堂上,坐定后,這才拆看。
不多時,竇建德的這封來書看罷,李善道將之放下,摸著短髭,呵呵一笑。
于志寧等都在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