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乎乎的臉蛋、凝脂般的嘴唇,再挺起胸膛,銅鏡下移,略含羞地瞧了眼自家飽滿的胸脯,卻這么憨態可掬、我見猶憐的一位小娘子,怎就李善道看不中了?王嬌嬌嘆了口氣,將銅鏡丟到了一邊。都怪阿耶!當初李善道退婚,為何就允了他呢?不然,方下這場河北矚目的婚事,待嫁的新娘子,不就是她了么?哼,看不中就看不中吧!再將銅鏡拿起,且先涂涂嘴唇。
……
劉黑闥信到時,才將偶有所感,竊來的那首詩派人送去給徐蘭。
便打開劉黑闥的信,將之看完,李善道摸著短髭,笑將起來。
馬周問道:“明公,劉將軍信中何言,緣何作笑?”
“我賢兄在趙郡待不住了,請求我另調人往駐趙郡,安撫三郡,他想回貴鄉來。”
馬周怔了下,說道:“明公,劉將軍此請,怕是不能答應吧?”
“為何不能答應?”
馬周說道:“盧家娘子不日即至,明公的婚事辦罷后,接下來就要籌議用兵冀北。趙郡方向,乃是夾擊河間郡的關鍵位置,非有大將鎮坐不可。此際若將劉將軍調回,那等到進攻河間郡時,若再將他調去,來來回回之間,也許就會引起竇建德的疑心。是臣以為,調,不如不調。”
“你這話不錯。”李善道尋思了片刻,笑道,“不過我賢兄信中,卻是說得可憐,安撫三郡的各項政務,令他心煩意燥,不勝其擾。這樣吧,我賢兄不能調回來,我另調人去協助他便是。”
馬周問道:“敢問明公,欲調何人往助劉將軍安撫三郡?”
“柳燮族出名門,有治政之才,與張志昂等頗多舊識,或彼此知對方名,就調他去吧。”
卻調柳燮去,確是個不錯的決定。河東柳氏是北地名族,趙郡等三郡位處太行山東麓,等若與河東接壤,把柳燮調過去,不論他是否真有“治政之才”,單名聲上就能起到些安撫之用。——張志昂,是趙郡通守。趙郡被劉黑闥打下后,張志昂降了,李善道任他做了趙州刺史。
便當日令下,授柳燮“三郡安撫使”任,他迎冒風雪,往赴趙郡,協助劉黑闥安撫三郡士民。
……
一道道李善道方面的情報,川流不息地被送到竇建德的案上。
相比劉黑闥在趙郡的不勝煩擾,相比貴鄉郡府的喜氣洋洋,樂壽縣的長樂王府從多日前,也就是定下了“先滅魏刀兒,再俟機南下”之策后,一直都是緊鑼密鼓,處在戰前的緊張狀態。
當然,對外面所表現出來的,卻氣氛近類貴鄉郡府,也是一片歡慶之狀。
畢竟,已是臘月中旬,再有半個來月,就是新的一年的正旦了。
回顧這一年,竇建德干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