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采用薛世雄、于志寧之議,除掉他說的這兩個原因外,其實還有個考慮在內。即是李文相、高延霸等將的“求戰心切”,一方面固表現出了士氣的可用,可另一方面,也隱含著輕敵的風險。就像火燒太旺時,得控制火勢一樣,若一味冒進,放任輕敵思想的泛濫,恐陷不利。
仍是那句話,每逢大事要靜氣。
李文相、高延霸等可以求戰心切,但作為主將,李善道此時,最需要的卻是冷靜與理智。
冷靜方能洞察全局,理智才能運籌帷幄。
李善道前世雖無征戰經驗,近年來早已是沙場宿將,親身打過的仗、聽說過的仗多了去了!焉會不知戰事如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之理?故而,他決不能容讓渴勝之心沖昏頭腦。
——即便是一戰殲滅竇建德后,河北之地就將盡為他有的這個誘惑,確乎是足夠之大!
高延霸是真的渴於立功,尚有不甘,但李善道的話,他從來遵從,於是只好也就改了自己的建議,連忙改口說道:“是,是,郎君說的是,反正竇老狗已經陷入困境,他是進退無路,我軍大勝,將他殲滅是遲早之事!的確不需要過於著急。郎君深謀遠慮,小奴拍馬不及!”
“延霸,也不能說你拍馬不及。”
高延霸受寵若驚,說道:“哦?郎君莫不以為小奴?”
“你這拍馬……”
高延霸問道:“敢請郎君垂示,小奴拍馬怎樣?”
當下尚無“拍馬屁”這詞,——“拍馬屁”此詞由來,是后世的北方游牧民族在相遇時,會通過拍打對方的馬屁股并稱贊馬匹來表示尊敬和友好,李善道因亦就未再多說,摸了摸短髭,哈哈一笑,轉走了話題,問李文相,說道:“文相兄,你說呢?”
李文相應道:“是,高公說的對,二郎深謀遠慮,思慮周詳,俺適才確是有些心急了。”
余下諸將亦都沒有再提異議。
“那就這么定了!今日筑營,明日遣兵一部,出營搦戰,以試竇軍現下的軍心、士氣。試過之后,再計議決戰!同時,司馬‘斷其糧道’此策是個好計策!再遣游騎,抄其阜城、蓨縣、弓高到安德的通道。竇軍三四萬眾,所攜軍糧定難持久,糧道給他一斷,對我軍更為有利。”
底下的進戰之法定下,李善道召還彭殺鬼,令他回城,將定下的這個戰法,告訴高曦,并轉令高曦,嚴守城池,靜待李善道主力與竇建德決戰之時,可視情況從城內出兵,加入戰團。
筑營一日,竇建德未有遣兵出擾。
到入夜時,出乎了李善道等的意料,卻一人自稱奉竇建德之令,求謁李善道,呈上書信一封。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