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畤也多山,其縣之北、東、南三面,高山環繞,——后世大大有名的平型關就在其東部的山地中,然其西部和中部低洼。滹沱水發源於此縣東部,向西滾滾流淌,橫貫其中,形成了滹沱水的上游谷地,水草豐茂。沿水而行,沿途時常見到放馬、放羊的胡牧。這些胡牧穿著窄袖皮襖,辮發左衽,偶有綠眼赤須,多系突厥人,瞧見宋金剛等騎,并不驚慌,好奇打望。
靈丘縣城到繁畤縣城,約兩百里,繁畤縣城西南即雁門縣城,亦兩百里左右。
路上走了兩三天。
夜晚住宿時,或露宿於野,或碰上突厥人的小部落,便借住一晚。護從陪送的劉武周部吏卒,大都是雁門、馬邑等郡的本地人,頗有通突厥語者,與突厥人交流無礙。
宋金剛私下問這幾個通突厥語的吏卒,聽說東突厥始畢可汗的侄子郁射設如今在劉武周處,是否屬實?這幾個吏卒如實以答,確有此事。不僅是在劉武周處,而且郁射設的權力還很大,相當於是東突厥派在劉武周處的監軍,參與決策,甚至能左右劉武周的軍政事務。
郁射設不是名字,是突厥的官名。
“設”,為東突厥人的高級軍事官職,通常由可汗子弟或親信擔任,負責統轄特定區域及軍隊;突厥官號常以部落名、地域或數字為其人所授之官職的前綴,郁射,是部落名。
始畢可汗是東突厥現任的可汗。突厥之先,出自西海,系匈奴之別種,糅合了很多的雜胡形成,起初臣服柔然,后漸強盛,六十多年前,江南梁朝侯景之亂被平定的那一年,突厥擊敗了柔然,建立汗國。三十來年后,隋開皇三年,既因突厥內部的權力斗爭,也因隋文帝楊堅的分化,其分裂為東西兩部,於是以金山為界,東屬始畢可汗,西歸達頭可汗。東突厥的核心區域是蒙古高原,西突厥的核心區域是今新疆的伊犁河流域及中亞的楚河流域一帶。
如前所述,隋亂以今,叛亂於北疆,和東突厥地界接壤之諸郡的幾大勢力,多與東突厥有所勾結,如朔方(今陜西靖邊)之梁師都、榆林(今陜西榆林)之郭子和,另外便是劉武周,在彼等背后,俱是得有東突厥始畢可汗的支持,并且他們也都接受了始畢可汗的任命。
劉武周所接受的任命是“定楊可汗”。
卻這劉武周,作亂之初是在馬邑,最早自稱太守,遣使附於東突厥以后,得東突厥相助,乃又攻下了雁門郡。東突厥的始畢可汗就是在他打下雁門后,立他為了“定楊可汗”。
隨后,不久前,劉武周又僭稱皇帝,建元“天興”。因雁門新得,根基未穩,劉武周時或會從馬邑巡視到此,半個多月前,他又從馬邑來了雁門,現在雁門縣中駐停。
雁門縣即后世之代縣,縣城位處滹沱水的北岸。
其縣北、南皆為山地,北部屬恒山系,南部屬太行山系,后世著名的雁門關就在縣北的雁門山中;中為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川原沃衍,阡陌交錯,號稱塞上糧倉。又此縣,離太原郡之郡治晉陽不遠。雁門郡南與太原郡接壤,從雁門縣到晉陽縣,直線距離,僅三百里上下。
總而言之,雁門此縣,內既富饒,南通晉陽,實為要地。
宋金剛等到達雁門縣是在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