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燮、薛萬徹皆道:“臣定竭盡心力,不負大王所托。”
叫他倆坐下,李善道轉看向另一人,說道:“君賓,你與陳政德是何關系?”
這個被問之人,不是別人,自即是陳君賓。
陳君賓跪拜於地,恭敬地回答道:“回大王,臣祖與陳政德祖是為兄弟。”
陳政德的祖父是南朝陳的第四個皇帝,陳宣帝陳頊;陳君賓的祖父是南朝的第二個皇帝,陳文帝陳蒨。陳蒨和陳頊是兄弟。陳蒨傳位其子陳伯宗,后被陳頊廢掉自立。陳君賓的父親陳伯山,是陳伯宗的二弟。——這要說起來的話,陳君賓和陳政德這兩支之間還有奪國之仇。
然而,陳君賓回答之際,神色泰然,毫無波瀾。
也確然是沒甚波瀾好有了,陳滅國都三十多年了,他和陳政德父祖輩的恩怨早隨著風煙散去。
李善道問道:“你與陳政德可熟悉么?”
還真是問對了,單只陳叔寶兄弟就四十多個,加上陳氏其它的宗族后裔,他們這一族到今已數百口,只楊廣啟用的就百余人,陳君賓和陳政德說來同祖,兩人其實并不熟悉。
陳君賓回答道:“回大王的話,臣與陳政德雖同祖,但疏於交往。然而,若大王有所命,臣定當盡心竭力,以求達成。”
“如此,就煩卿為我致書陳政德,看看能否把之招降。”
陳君賓恭謹應諾。
陳政德估計是不會降的。他的父親現跟著李淵在關中,他怎可能會輕易投降?且李淵的確是待人恩厚,不止是重用了他的父親,還用他接任他父親的職務,對他父子是非常的厚待。
但無論他降不降,試一試總沒錯。
李善道叫陳君賓起身還坐,自到沙盤邊上,俯身察看,看了稍頃,顧與諸人說道:“河東、絳兩郡的情勢,大概即是如三郎、伯常所言之這樣了。簡言之,這兩個郡,如若只以此兩郡中駐守的唐軍實力來說,我軍全力進攻,不難一舉拿下。可是,除掉兩郡中的唐軍人馬以外,還有唐軍在周邊的駐軍需要考慮。最需要重視的,共是兩部唐軍。”
他持細直鞭,指了下沙盤上河東郡西邊,黃河對岸,繼又指了下河東郡南邊,潼關這里,說道,“一個是駐在韓城、郃陽、蒲城等地的姜寶誼、李仲文等部;一個是駐在潼關的劉文靜部。不過,據報,劉文靜現已不在潼關,前些時,他剛到長安。這兩部唐軍,距離河東郡很近。我軍一攻入河東,這兩部唐軍必會支援。計河東、絳此兩郡將會打響的戰斗,以獨孤懷恩部最為唐軍之主力,是我軍作戰的重點。如何能在消滅獨孤懷恩部時,不受這兩部唐軍的干擾,或者將這兩部唐軍阻截在外,是我軍攻取此兩郡的關鍵。公等有何良策,且請言來。”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