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高延霸虎踞席上,雙手按著膝蓋,原在左顧右盼,李善道問后,賠笑相向,高曦面帶沉思,兩人皆無有作聲之意,他便起將身來,行禮罷了,笑著說道:“大王,臣愚見,王將軍、屈突公、王總管、黃公諸位,所言都有理,所憂也都有理。兵法云之,‘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臨敵,本就沒有一成不變的策略。依臣之見,王將軍、黃公之策可并行不悖,皆可采用。”
“哦?元德,你此話何意?”
蕭裕說道:“大王,臣竊以為,不妨先以姜寶誼、李仲文兩部為用兵之對象,若能一戰得勝,自是再好不過,而若不能一戰得手,確如王將軍所慮,獨孤懷恩部必會急往援助,我軍就再改以獨孤懷恩部為用兵之對象,預先以精兵設伏,候其來援,待其深入,圍而殲之!”
這番話說的很委婉,甚么“王將軍、黃公之策可并行不悖,皆可采用”,但其話中之意,眾人都能聽出,他實際上是另外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簡言之,他的這個建議就是:以姜寶誼、李仲文部為誘餌,引誘獨孤懷恩往援,然后將獨孤懷恩、姜寶誼、李仲文等部分別殲滅。
眾人聽罷,皆覺此計甚妙。
既避免了主攻獨孤懷恩部、或主攻姜寶誼與李仲文兩部的單一風險,又利用了“獨孤懷恩部急於援助姜寶誼與李仲文兩部”的心理,使他之此策具有了很大的可操作性。
李善道拍案贊許,大喜說道:“元德,你之此策,妙哉妙哉!此是為聲東擊西,攻敵必救!”問諸人,“元德此策,公等以為何如?”
必須承認,蕭裕此策,比王君廓的“主殲獨孤懷恩部,以阻敵援為輔”和黃君漢的“主殲敵援”兩策,的確都要高明得多。眾人紛紛點頭,俱皆應道:“蕭將軍此策,確然好策!”
就是王君廓,也沒甚可反對的意見說了。
卻這蕭裕,是騎將,騎兵在戰斗中靈活機動,所以和王君廓等相比,他在戰術的思維上也就靈活一些,能夠想出利用敵人援兵為餌,機動作戰,真實的消滅目標實是獨孤懷恩部此策。
眾人悉無異議,李善道就此決定:“打孤獨懷恩部的辦法,就用元德此策!”起身顧視諸將,說道,“我軍到河內的消息,獨孤懷恩等定是已知。說不得,他們現已急稟李淵。我軍需抓緊進兵,以占先機。傳令三軍,休整一日,明天便開拔,兵分兩路,攻取絳、河東兩郡!”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