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親率主力,已渡涑水,所伏兵之地,距虞鄉數十里。你我只要能將姜寶誼、李仲文部擋上個一天半日,大王主力就能到達。這不是大王深恩,又給了你我一次立大功的機會么?”
王君愕說道:“將軍,話是這么說,但姜寶誼、李仲文部眾兩萬,姜寶誼部且頗有從李淵起兵的老卒,姜寶誼是李淵起兵時的左三統軍,又有驍勇之名,而我部主力才三千,雖有王敬之等部可用,……然而將軍,一則王敬之等部烏合,不堪大用,二則,這幾天王敬之他們可有點不對勁啊!只怕是也不敢用他們。這樣一來,這場阻擊戰恐就不像將軍想的這么樂觀了。”
這兩三天,王敬之等虞鄉群盜的盜首,的確是不太對勁。
與王君廓、王君愕等見面時,彼等時常眼神游移,言辭閃爍,私下更夜夜相聚,竊竊私語。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不言自明,肯定是與王君廓以“群盜”為餌,誘元君寶中計有關。
王君廓“哼”了聲,說道:“要非老子臨機應斷,妙置計策,元君寶、元仲文這倆賊廝豈能輕易中計?彼等賊輩,又豈能因此得立功勞?彼輩功勞,老子已經報與大王,大王的封賞也已經下來。若知曉感恩,老老實實的,也就罷了;倘若不識好歹,妄圖生變,哼哼,老子眼皮底下,又豈能容之?君愕兄,你就放寬了一萬個心吧!有老子坐鎮,他們翻不起什么大浪。”
王君愕聽了,心中稍安,但仍憂慮說道:“將軍英明,但防人之心不可無。畢竟彼等而下已有異狀。仆之愚見,此次迎擊姜寶誼、李仲文部,最好是不是就不要用王敬之等部參戰了?”
“君愕兄,你這又說的是甚么話!”王君廓連連擺手,說道。
王君愕問道:“將軍何意?”
王君廓正色說道:“此正用人之際。老子不僅要阻住姜寶誼、李仲文兩部,老子剛不是才說過么?老子還要借此機會,再為大王立下大功,重創姜寶誼、李仲文兩部!少了王敬之諸輩,老子的大功怎么立?此戰阻擊,說不得,君愕兄,你我仍得……,嘿嘿,再送他們一場功勞。”
“……,將軍,怎么再送他們一場功勞?”
王君廓踞坐席上,大模大樣地招了招手,笑道:“兄近前來,聽俺細說。”
……
兔落烏升。
初夏時節,連日無雨,今天是個大晴天,雖然上午,陽光已熾,不過有風,微風拂面,卻不覺炎熱。官道兩邊的田野,綠意盎然,不是麥子,而是過腰高的野草、野燕麥如浪。
行軍的步騎隊伍經過時,驚飛起群群的雀鳥。有只亂竄的兔子,奔到了道邊,好在反應得快,趕在瞧見它的兵卒抓前,及時回身,躲進了濃密的草叢中。
不遠處是個鄉里,寂靜悄然,無人進出,也聽不到犬吠、雞鳴。一座廢棄的亭驛,坐落在幾棵大槐樹下,瓦頂塌了大半,露出梁木,燕巢空懸在朽椽間,風吹動銅鈴,叮當聲顯得凄涼。
中軍隊中,大旗之下,策馬前行的姜寶誼,收回了打量左近的視線,眺向前方。
筆直的官道通向虞鄉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