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出這將雖沒有斬獲,被王兵逼退,姜寶誼卻是大喜,說道:“果是烏合,號令不肅,我大軍未動,彼已自亂陣腳,弓手亂射。傳令進戰,騎兵沖其左陣,步兵攻其中陣!”遙指“驃騎將軍王”的將旗,說道,“王君廓必在彼處,拔旗者重賞,斬擒王君廓者,擢三級!”
百面戰鼓齊鳴。
千余騎兵卷起塵土,如猛虎下山,直撲王陣左翼。萬余步兵緊隨其后,步伐整齊,盾牌高舉,矛尖寒芒匯成鐵壁,弓箭手挽弓而射,箭雨落向王陣,吶喊聲壓住了鼓聲,震天動地。
王陣一陣騷動,唐軍還沒沖到近前,兩邊尚未接戰,其前排的兵士已開始退卻。
姜寶誼密切關注著王陣的情形,見到此狀,大呼令道:“賊陣已亂,乘勢進擊,勿使其有喘息!弓箭手持續壓制,步卒各隊加速推進,騎兵分割包圍,務必一舉蕩平賊部!”
王陣的弓箭手,草草地射出了兩輪箭矢,卻對沖鋒的唐軍步騎毫無威脅,箭矢多落空地。其前排的兵士愈發慌亂,有的丟掉了盾牌,掉頭逃跑。唐軍士氣大振,步騎并進,轉瞬殺到!
甫一交戰,三層王陣的第一層陣地,就被鼓勇奮進的唐軍戳出了十余處缺口。
倒也不是所有的王陣兵士俱皆怯懦,亦有勇悍者,挺矛揮刀,企圖抵抗,但寡不敵眾,被配合默契的唐軍各隊分割包圍,逐一擊潰。刀與盾牌相碰,火星四濺;長矛刺透戎衣,鮮血飛迸。敵我將近兩萬人馬,一攻一守,激烈的白刃戰展開,嘶吼聲、兵器交擊聲混成一片!
姜寶誼催各部進擊的命令不斷,自亦騎馬,在親兵的護從下殺上戰場。坐騎踏過王兵的尸體,馬蹄鐵踩斷了尸體的手指,血肉模糊。他揮槊刺死一敵將,高聲呼喝,激勵士氣。唐軍將士見主將親自上陣,斗志更旺,騎兵唿哨著,撞穿王陣,步卒如鐵墻般推進,收割王兵。
戰不移時,王陣的三層陣地,右翼在唐騎的穿插、踐踏間最先潰散,中陣擋不住唐軍的猛烈進攻,隨之亦宣告崩潰,僅存的左翼受到波及,也難以再做反抗。
亂馬交槍中,姜寶誼瞧見“驃騎將軍王”的敵旗,搖搖晃晃地向著南邊撤退,揮槊指向,厲聲喝道:“王君廓欲遁,不可使其走脫!我軍已勝,諸部追擊,全殲賊眾!”
將是一軍之膽。
尤其敵我交戰的時候,生死懸於一線,將士們壓根沒有過多的時間思考,只能依靠本能和訓練作戰,此其一;將士們分處戰場的局部,看不到戰場的全局,只能靠將旗的號令判斷形勢,此其二,因而在這個關頭,如果本軍主將的將旗動搖、撤退了,則整部的兵馬勢必緊跟著便會潰亂、瓦解。縱仍有堅持戰斗者,也會因此而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只能任由敵人宰殺。
於是,王陣的數千將士,一見“驃騎將軍王”的將旗逃撤,再亦支撐不住,紛紛棄械奔逃,潰不成軍。唐軍將士已經不需要姜寶誼的軍令,自發追擊,亂砍亂殺,一路南下。
……
從護在主力左側后數里遠的李仲文部中,李仲文立馬高處,遠望戰況。
見王陣大敗,李仲文起先也是甚喜,但接著又見唐軍步騎追之不舍,再又前眺,前邊十來里外是處山谷,於是忽覺心驚:“兵法云之,‘窮寇勿追’!速報請姜將軍慎追!”
……
追擊的勢頭已形成,唐軍將士殺紅了眼,早不成陣型,失去了組織,實是不易說停就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