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胡酋,自漢魏以今,因其王族自稱漢甥之故,多以劉為姓。
劉季真是離石郡稽胡酋率劉龍兒之子。大業十年十月,劉龍兒聚其部民作亂,自號劉王,以劉季真為太子,雜以投從的漢民,眾達數萬,割據離石。隋將潘長文率兵討伐,未能獲勝,改以虎賁郎將梁德討伐,擊斬了劉龍兒。但劉龍兒雖兵敗身死,劉季真逃遁入了山中,隱匿深林,收攏劉龍兒的殘部,一直伺機再起。其部落在離石,現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通過細作和康三藏的商隊的情報,李善道早在入河東前,就已知劉季真此人,并且知他不甘屈居山林,心懷復仇之志。故而,兵馬一入河東,他就令張懷吉派人前往離石,聯絡劉季真。不過劉季真而下身在山谷,不好見到他,因此直到現在,張懷吉還沒與他取得聯系。
離石郡位處在河東地界的西部中段。
北邊是樓煩郡,過了樓煩即雁門、馬邑兩郡;南邊是龍泉郡,過了龍泉即文城郡,再過文城,便是河東郡;西邊與太原、西河兩郡接壤。西臨黃河,東靠呂梁山脈,其郡雖小,縣只五個,東西百里寬,南北兩百里,然較之地理位置,這個郡委實是挾河東地界之腰。
晉陽,目前來看,與劉武周是爭不了了。
但是若能爭取到劉季真,離石郡控制在手,則離石郡南邊的龍泉、文城兩郡,不僅劉武周難以染指,還能有效遏制其南下的勢頭,西河郡,也將因此李善道可與劉武周一爭,——進一步說,至其時,即便太原郡已被劉武周占據,李善道也能憑借離石,對太原產生足夠的威脅。
卻見李善道忽然一笑,張懷吉問道:“敢問大王,為何作笑?”
“道長,劉武周晉陽未下,就搶攻文水、平遙,此舉看似擴張,實則分散兵力,正給了晉陽城內堅守的機會。他這也是在給我軍聯絡劉季真的機會!劉季真若能歸附,我軍便能借其勢力,不戰而得離石,南掩龍泉、文城,東控西河,及對太原形成鉗制。
“如此一來,形勢就大有利於我了!……道長,機會不能錯過。這樣吧,你干脆不要再派人去找劉季真了,我給你一隊騎兵護從,你今日就離營,趕往離石,親自去找劉季真。盡快與他取得聯系,闡明利害,許以厚利,不論他提什么要求,縱是索要王爵,也答應與他,總之,務必說服他歸附。如能成功,河東局勢將大為改觀,我軍便能從容布局,道長之大功一件。”
張懷吉慨然應道:“大王放心,臣遵大王之令,就即刻動身,一定盡快說降劉季真!”
“道長,劉武周不可能不知劉季真,他應該也有已遣人往尋劉季真。你找到劉季真后,如果見到了劉武周的使者,切莫焦急,可先探其虛實,再相機行事。”
張懷吉一捋胡須,笑道:“大王英明,臣定會謹慎行事,務使劉季真歸心,為大王所用。”
“此往離石,需過文城、龍泉兩郡,二三百里遠近,沿途不可無壯士護從;到了離石,見到劉季真,其胡兒也,貴壯賤弱,亦需勇士為道長壯聲色。孟嘗,隨從道長前往離石之此重任,就交給你了。你可從你部中選精卒兩百,我再撥給你精騎百人。”李善道目落帳門邊,令道。
如前所述,李孟嘗接替了蘇定方之前的職務,現與張士貴并為李善道的親兵隊將。
張士貴在帳外侍衛,李孟嘗這會兒在帳門口聽差。
他急忙轉到帳下,行軍禮,大聲說道:“末將領命!”
“道長,你收拾一下,盡早啟程吧。”
張懷吉應了聲是,便與李孟嘗出了帳外,兩人自去預備行裝、選點兵馬。準備妥當后,兩人又來向李善道面辭,隨后,就出營北走,往離石郡趕去。且不必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