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邑城,眼看是強攻打不下來,確實是改改攻城的策略了。既然如此,王君廓的計謀首先可用,其次,還能收到解臨汾之圍,鞏固后路的作用,則其此策,自也就不妨可以一試了。
屈突通、劉黑闥等皆無異議,悉表贊成。
“好!就用君廓此策。明日撤圍,轉攻宇文歆、李靖等部!”頓了下,李善道補充令道,“此轉攻宇文歆、李靖等部,為打開聲勢,同時也是為促李仲文、張平高出城往救,首戰必須告捷!另外,我嘗聞李靖之名,此人有用兵之長,今既轉攻其部,誰若能將其擒獲,必予重賞。”
話卻說了,這李靖被李淵得前,仕隋的官職不高,只是馬邑郡丞,則李善道於此時說“嘗聞其名”,難道說,不會引起屈突通等的奇怪么?還真是沒有。原因也很簡單。
李靖任的馬邑郡丞此職盡管不高,但其出身隴西李氏的丹揚房,是為名族之后,他的舅舅韓擒虎且是隋之名將。此是原因之一。他年輕時,韓擒虎每次與他談論兵法,無不拍手稱絕,撫摩著他說:“可與之討論孫吳之術的人,只有你啊。”他初仕隋為長安縣功曹,后歷殿內直長、駕部員外郎,都是比較低微的官職,然其才干卻聞名公卿,左仆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皆善之。牛弘稱贊他有“王佐之才”,楊素嘗拊其床,對他說“卿終當坐此”。此是原因之二。
故李善道自言“嘗聞李靖之名”,至少就屈突通而言之,并沒有因為李靖仕隋的官職不顯,后降從了李淵后,現在李淵軍中的官職也不高而覺得奇怪。——屈突通也知李密之名。
此外至於劉黑闥、王君廓等,他們對隋之官吏等等,本就所知不多,自也無所覺奇。
諸將齊聲應諾。
便李善道在諸將簇擁下,撥馬回營,軍令傳下。第二天上午,果是諸部拔營,南還而去。
城上李仲文、張平高聞報,急登樓遠望,見數萬漢軍步騎依次離營,向南返行,旗幟遍布原野,鼓角動於云霄,步騎卷起的塵土彌漫天地,相顧驚訝。
張平高猜測說道:“莫不是臨汾告急,故李善道不得不南援臨汾?”李仲文想不到別的可能,說道:“或許只能是此故了!”登時為宇文歆等部擔憂,“你我宜速遣斥候奔往臨汾,盡量先將此訊,使宇文將軍等知,好使他們做好預備;并及傳檄秦公,請秦公下達指示。”張平高以為然。兩將就一邊遣吏出城,急報宇文歆等,一邊遣吏北上,飛稟李世民。
檄報到晉陽,是在次日下午。
李世民看罷,正待回復,帳外一吏匆匆進來,面帶歡喜,進稟說道:“殿下,得回信矣!”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