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歆面色大變。
杜君綽、鄭仁泰等也都想到了這點。
鄭仁泰駭然說道:“將軍,這支漢軍應是為去阻擊姜將軍部援兵!姜將軍如若無備,被其伏擊得手,后果不堪設想。須火速遣人通報,務必請姜將軍小心防范。”
杜君綽比鄭仁泰稍有智謀,卻是一計生成,進言說道:“將軍,固然須當立即通知姜將軍,請他小心戒備,但末將愚見,我部何不將計就計?”
宇文歆問道:“怎個將計就計?”
杜君綽說道:“末將以為,可今晚潛遣精兵,追擊這支漢軍。等明日姜將軍援軍到時,我部精兵與其兩面夾擊,必能大破這支漢軍,解此危局,同時且可振奮士氣,豈不一舉兩得?”
這聽來確是一條好計策。
宇文歆心中微動,思忖片刻,卻正待應允,邊上一將再度出言。
仍是李靖。
李靖說道:“將軍,末將愚見,杜將軍此策雖妙,卻需慎思。此策若成,誠然是我部一舉兩得,可若不成,反中漢軍之計,則可就成漢軍一箭雙雕矣!”
“此話何意?”
李靖解釋說道:“常理言之,既是設伏,自當隱秘,察焦彥郎此部漢軍,卻大張旗鼓,露於我部之前,末將故而擔心,這也許是李善道的誘我之計。若我部便就輕出,豈不正中其下懷?到的其時,受兩面夾擊的就不是焦彥郎部,而是我部出營之兵了!漢軍可借此,既阻我援兵,又殲我出營之兵,這對漢軍言之,不就是一箭雙雕了么?末將懇請將軍,三思而后行。”
宇文歆聞言,眉頭緊鎖,思之一再。
盡管長孫無忌提醒自己不可輕信李靖,但客觀事實來講,李靖所言確有道理。
他猶疑良久,終於做出了決策,說道:“李將軍言之頗是,我部不可輕易出兵。立即遣快馬通報姜將軍,務必嚴加防范。同時,加強營壘守備,待姜將軍部至后,再做守戰之謀。”
先是鄭仁泰的請戰,被李靖諫止,繼又杜君綽的建議,又被李靖力阻。
這下,不僅宇文歆因長孫無忌來書,對李靖起疑,便鄭仁泰、杜君綽等人也對李靖生起不滿。
且也不必多說。
眾人下了望樓,李靖見宇文歆無有邀請自己重還帥帳之意,躊躇稍頃,遂自辭還帳。走出一段距離,他悄然回顧,卻見鄭仁泰、杜君綽等將未有辭離,而是跟著宇文歆去了帥帳。
適才帳中,宇文歆異常的表現,不覺浮回心頭。李靖不敢多回看,轉回頭來,一邊接著還帳,一邊不安的思緒又如潮水般翻涌。夜色漸深,李靖回到帳中,獨坐燈下,猜度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