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道熟視蕭裕,看了稍頃,仰臉一笑,問道:“元德,怎么防范?”
“來日進戰,臣愚見,不宜使竇建德為將,當應將其置於中軍,隨從大王左近。”
李善道拍了拍蕭裕的肩膀,說道:“元德,你慮事周詳,適才所疑,還有此議,確有見地。罷了,改日進戰,就如卿所言,將竇建德置於中軍,緊隨我側。只是這件事,你知我知可也。”
蕭裕這是第二次轉回,私下里進的此言,他的忠心由此可見。
再是不愿意當著群臣的面,表現自己“猜疑”的一面,這個時候,李善道也必須要吐露真言,不能再用“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話來做糊弄了。否則,勢必適得其反,會傷忠臣之心。
蕭裕見自己建議被李善道痛快采用,松了口氣,恭謹應道:“臣知輕重,此事不會與外人言。”
“元德,明天你就要與獨孤神秀等領騎出征,截宇文化及部的糧道。具體的部署安排,今天的軍議上,已經詳細商定。我別無其它囑咐,只有一條,你須銘記,便是務必謹慎行事,宇文化及勢眾兵多,不可因貪圖功勞,將你自身陷入險地。卿之於我,猶如馮異之於蕭王也,來日再討河東,平定關中,尚需多賴卿力!”李善道握住蕭裕的手,情真意切地說道。
馮異,是被劉秀的部曲抓獲,從而歸附劉秀,終成一代名將的。這方面,蕭裕與他相像。馮異的性格謙虛低調,號為“大樹將軍”,諸將吹牛論功時,他常常躲在樹下,不參與進去,這一點,與蕭裕也像。以馮異來比蕭裕,可謂頗為合適。至若“再討河東,平定關中”,劉秀之所以能得關中,馮異立下了頭功,以此勉勵蕭裕,也算是寄予厚望。
蕭裕聞言,心中一暖,肅然答道:“大王放心,臣明日出戰,定當恪守謹慎,不負重托。”
一夜無話。
次日一早,蕭裕、獨孤神秀等部騎,相繼出營,或往北邊黎陽外圍、或往東邊黃河,便開始執行既定數策中之“截斷宇文化及部與東郡聯系、斷其糧道”之此策;李文相、趙君德、王薄等部,也分頭行動,陸續開始執行“對圍困黎陽的宇文化及部諸營的騷擾攻勢”之此策。
卻李文相等幾部中,王薄部行動得最晚,他和羅藝、高開道被李善道召進了帳中。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