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李善道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用人之道,郡縣主官這樣的實差、重任,他也開始任用些高門子弟。只不過,同時給沒有才干的高門子弟,配上精干的副手。這樣,就既可借高門子弟的聲望快速穩定人心,又能確保政務正常運轉,政令可以得到流暢推行。
盧承道大喜過望,伏拜感謝,說道:“大王厚愛,臣感激涕零!臣定當竭盡全力,輔佐大王,以報深恩。河間郡守一職,臣從父定能勝任,不負大王期望。”
“你起來吧。阿兄,咱們自家人,你無須這般多禮。”
盧承道恭恭敬敬地站起,退到了邊上。
……
李善道抿了口茶湯,轉過視線,落目帳中余下諸人,說道:“楊善會於軍中,言為昏主報仇此事,到此為止,公等日后都不必再提。咱們來議一下底下的戰事。
“元禮部圍攻清淇,已有四日。蘇定方報稱,楊善會守御得當,時而出奇兵反擊,時而調城西外營中兵夜擾敵營,元禮部不但攻城進展緩慢,才剛把外圍阻障清除,而且在我守軍的反擊、騷擾下,頗有傷亡。——只兩日前,蘇定方親領精卒出襲陳智略部這一戰,我守軍就斬獲了敵軍三百余人,殺其校尉以上三人。按此進度,又及宇文化及在黎陽的主力,直到昨天,才開始絡繹南下,頭一批南下的只五千步騎,后續兵馬尚未出動,也就是說,短日內,其之主力難加入攻打清淇的戰事中,則再有個十天半月,清淇他們也打不下來。清淇暫無可憂。
“黎陽方面,宇文化及部這些日的攻勢漸已停息,是黎陽暫也無憂。河對岸,東郡境內的宇文化及部,雖約萬余眾,已集結在幾個渡口,但西岸渡口,已有我軍嚴陣以待,估計這個黃河,他們是不好渡過的,暫亦無憂。唯朝歌、隋興兩城,形勢頗為緊急。”
仍如前所述,宇文化及的這次南下,是三路并進。
東郡一路,元禮所率的中路主力先鋒一路,還有一路,是向朝歌城進發的西路偏師。
西路偏師的主將,是孟景。
孟景是個勇將,作戰頗為勇猛,他兵到朝歌城下后,與元禮在后方指揮不同,他親自披掛上陣,連日猛攻不止,加上其所統帶之西路偏師中,有一支精兵,便是江淮排矟兵,這支排矟兵的主將樊文超,也是一員勇將,由而守在朝歌的王須達及其部,抵擋的甚是吃力。
從黎陽到朝歌,路程略比到清淇為遠,故此孟景對朝歌的圍攻開始時間,也比元禮對清淇的圍攻晚了一點,是三天前展開的對朝歌城的圍攻。三天的攻打,已使朝歌城防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