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奉義捧住文書,細細觀瞧,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看罷,眉毛微挑,眼珠轉動,忖思片刻過了,轉憂為喜,下拜說道:“恭喜大丞相、賀喜大丞相!破賊之計,或在此也!”
宇文化及愕然,說道:“唐公,你這話,我怎么聽不懂。這個叫高什么的……”
“大丞相,高曇晟。”
宇文化及說道:“對,對,對。高曇晟。這個叫高曇晟的賊僧在懷戎聚眾作亂,與我軍有何干系?與我軍今與李賊此戰又有何干系?為何你說破賊之計,或在此中?”
“敢問大丞相,懷戎在何地?”
宇文化及說道:“這道情報中不是說了么?上谷郡屬縣。”
“再敢問大丞相,上谷郡在何地?”
宇文化及不快說道:“我此前雖少來河北,上谷在何地,我焉不知?由此北上,過了武陽、清河、信都等郡,即上谷郡也。”
“大丞相了然海內形勢,上谷所處,正在於此。大丞相,關鍵的是,上谷郡不但在信都等郡北,且此郡北臨涿郡!大丞相,仆斗膽,再敢問之,竇建德、羅藝、高開道等本都割據何處?”
宇文化及說道:“竇建德割據信都,羅藝割據涿郡,高開道割據漁陽。”
“這不就是了么?”唐奉義一拍手,笑道。
宇文化及越發迷茫,看看他,又看看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和帳中別臣,說道:“什么就是了?”
“大丞相,招降竇建德、羅藝、高開道、王薄,以使漢賊內亂此策,確實是條高明之策。而竇建德等之所以不應大丞相之招,仆思之再三,最大的可能性,斷非是他們真的就對李賊忠心耿耿,而必是因為他們擔心萬一內應不利,投附遇變,他們會反受其害!故是,他們才不敢回應大丞相的招降。既然如此,現有了高曇晟作亂懷戎此事,大丞相何不就趁此,再給竇建德等寫一封招降書?若仆料之不差,竇建德等十之八九,就會因此愿從附大丞相了!彼輩一從,漢賊陣腳自亂,我軍因勢而攻,莫說區區甬道,汲縣亦可下也!此豈不破賊之機至矣?”
宇文化及聽得如墮云霧中,他撫摸著胡須,眨巴著眼睛,說道:“我再給竇建德等去封招降書,他們就會愿意從附我了?唐公,這高曇晟作亂懷戎,與竇建德等難道有何關系?”索要這道情報,說道,“你將此報給我,我再看看。我記得,報中并無言及他們間有干系呀!”
“大丞相,報中確是未有言及。這個高曇晟,與竇建德等大概也的確是沒有甚么瓜葛。”
宇文化及接過唐奉義遞還的這道情報,低頭又看了一遍,情報中確無此言,他抬起頭,問道:“唐公,你究竟想說什么?我被你搞得是越來越糊涂了。他們間沒有干系,為何你卻斷言竇建德等會因高曇晟作亂而改變主意,愿意從附於我?你別賣關子了,快些直說罷!”
“大丞相,重點不在於高曇晟與竇建德等之間,事實上有無瓜葛,重點在於李賊會怎么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