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這人,是他的妻子南陽公主。
如前所述,南陽公主是楊廣的長女,母為蕭皇后,十三歲時就嫁給了宇文士及。夫妻兩個,已是渡過了近二十年的夫妻生活。南陽公主溫婉賢淑,美風儀,有志節,造次必以禮,雖貴為帝女,嫁與宇文士及后,以謹肅聞。宇文士及的父親宇文述病重之時,她親調飲食,手自奉上,世以此稱之。兩人有個兒子,名叫宇文禪師,今年十歲了。夫妻兩人的感情,本是琴瑟和諧。可因宇文化及發動兵變,弒殺楊廣,宇文士及與南陽公主的關系驟然緊張。
南陽公主盡管因宇文化及兵變弒君這事,她知曉宇文士及事前并不知,可這是殺父之仇,她怎能將之放置一邊?即便暫且還不曾與宇文士及決裂,但也不再與他說話,見面都不肯見了,偶見上一回,她美貌的風姿依舊迷人,卻眼神中的疏離與憤恨、哀傷,令宇文士及心碎。
好好的當朝權貴之家,好好的兩口子,就因為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的愚蠢行徑,鬧到如今這般田地。現而下,戰事未卜,和美的兩口亦形成陌路,宇文士及心中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俺若奔往關中,公主怎么辦?”
宇文化及從江都帶出來的隋之故臣、宮眷,部分被留在東郡,部分被安置在聊城。
南陽公主與他倆的兒子,隨著她的母親蕭皇后,現即在聊城。
如果宇文士及投奔李淵,他顯是沒辦法帶上南陽公主。
一邊是自身的安全、富貴,一邊是妻、子的安危、與南陽公主過往的感情。
宇文士及糾結不已。
懷著這樣的心情,回到了城西他的將營。
夜幕深沉,營帳內燭火搖曳,陳智略等將聞其還營,俱來參見,詢問宇文化及底下的方略。
他將竇建德乞降此事,與諸將說了,又將宇文化及令他們明日加強攻勢的軍令也轉達罷了,隨后說道:“大丞相明日會再給我部增援五千兵馬,等援兵到后,就依大丞相此令行事!”
陳智略等人或疑或喜,面面相視。
宇文士及沒心情與他們多說,揮了揮手,令諸將退下,做明日進戰之備,自在帳中踱步多時,執筆落墨,打算給南陽公主寫封書信。寫了幾個字,卻又停筆,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說起。信紙上墨跡未干,他提著筆,怔怔然地呆了會兒,終是將筆擲於案上,長吁短嘆。
身為一路主將,在這戰斗轉折的關鍵時刻,宇文士及的心思,而今卻多在別處!
……
次日上午,五千兵馬調到。
宇文士及分兵三部,一路分攻趙君德、劉豹頭、高開道諸營,以作牽制,一路仍攻劉豹頭與王薄兩營間的甬道,一路攻王薄營壘。攻王薄營壘的這路兵,系新調來的這五千援兵。
這五千援兵是關中驍果,主將系宇文化及死黨,攻勢一啟,便甚為猛烈。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