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士兵舉盾的手開始發抖,有的騎兵緊緊攥著韁繩,四下望看,眼神里滿是不安。
張猛正焦躁間,碰上數騎自南面疾馳而來。初時以為又是漢騎,他將欲下令射箭擊之,虧得這數騎急聲大叫,才知了是徐圓朗再次派來的求援使者。乃放這幾騎近前。這幾騎皆衣甲染血,面帶驚惶,與張猛言說:“漢軍已在城西、城南清出數條通道,攻城在即。”
揪住一人,張猛問他:“來的路上可見伏兵?”
這人說道:“若有伏兵,我等豈能到此?只在出北城門后,被些漢賊游騎追擊,折了幾個弟兄。”張猛又問他:“城北仍是無有漢軍?”這人答道:“仍是沒有,只有些許探馬監偵。”
就放走了這幾騎,去后軍報信。
此地離鄆城縣城已不甚遠,鼓聲、殺聲遙遙可聞,張猛心下焦急,催促進軍。
行不兩里,前至一開闊地帶,兩側緩坡。雖然已聞適才再度求援的數騎說,來的路上他們未見伏兵,張猛倒仍牢記徐師順的軍令,未有大意,即令部隊且先止下,遣了斥候數騎往探。
數騎斥候拍馬向坡上奔去,剛到坡腳,坡后馳出了十余漢騎。駐馬坡上,這十余漢騎沖著斥候射箭。張猛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罵了聲:“直娘賊,當真有伏?”緊忙令隊伍擺開防御隊形。正亂糟糟的擺陣,坡上的漢騎向坡后退走。斥候大著膽子上到坡上,打望了稍頃,帶著箭傷,兜馬還回,來向張猛稟報:“將軍,只這十余漢騎,當是漢賊哨探,坡后并無伏兵。”
張猛松了口氣,他令斥候去報徐師順,坡后無伏,可以放心通過,自則催令隊伍,重改成行軍隊形,加快速度:“快!鄆城快到了,別再耽誤!”他固尚存勇銳之氣,只卻渾未注意到,經過連番騷擾、虛驚,麾下這千人先鋒已是士氣低落,惶惶不安,只為將令所驅,勉強前行。
又行不到兩里,轉過一片疏林、蘆葦叢生的泥淖,眼前豁然開朗,護城河后,鄆城的北城墻矗立在前不到三里處。城西、城南傳來的鼓噪聲、喊殺聲,這時,愈發清晰可聞。張猛一邊令斥候速去探查城西、城南兩面戰況,一邊令部隊到城邊列陣,焦急地等待主力,準備進戰。
-……
不多時,徐師順率領的兩千余主力也逶迤而至。
和前鋒同樣,他們亦是一路數驚,見鄆城已到,全軍上下都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氣。
緊繃的神經稍稍得以放松,許多士卒甚至直接坐在地上喘息。
張猛急不可耐地馳馬至徐師順將旗下,找到徐師順,大聲求戰,說道:“總管!斥候剛剛回報,漢賊已在西、南各清理出通道,正向城下推進。戰機稍縱即逝!末將愿率騎兵襲其側后!”
徐師順望了望北城頭上稀稀拉拉的守卒,——漢軍未攻北城,是以此處守卒不多,又側耳聽了聽城西、城南的殺聲,說道:“不急。待俺親自去看一看……”話音未落,異變陡生!
雄渾的號角聲,從城北與城西、城東的兩個拐角處同時響起!
緊接著,戰鼓擂動。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