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君彥剛才沒敢打斷他的思考,這時見他此狀,知他已有決斷,問道:“明公已有決策?”
“宛丘至關重要!觀白馬漢軍動向,李善道并無趁兩勝而與我決戰之意,其意明顯是繼續在側翼發力,待困我於滎陽,再與我決戰。既然這般,我便不動則已,動即以雷霆之勢,先定東南,繼逼白馬!”李密說完自己的決定,又道:“勞公為我擬令,分致孟讓、朱粲!”
待祖君彥鋪開紙張,提筆蘸墨。
李密略一思索,口授令旨。
給孟讓之令,既向孟讓,主要是孟讓軍中的楊士林等,指出高曦兵鋒雖銳,然只要宛丘不失,汝陰、汝南等郡遲早就都能收復,而若楊士林等如果現下還郡,反將必被高曦逐個擊破,唯有合力抗敵,方是對策,嚴令諸營不得還郡;又承諾諸將,只要此戰獲勝,不吝“分茅裂土”。并且告知孟讓與楊士林諸將,將遣裴仁基引精兵萬人前往支援,不日便到。
給朱粲的令旨,則措辭要客氣得多。
朱粲擁眾十余萬,雖附李密,卻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李密因先贊其兵強馬壯,威震荊襄,繼而許以厚利:若出兵助孟讓擊退高延霸、高曦,所獲錢糧子女盡歸其所有,另賜金帛珠玉。
兩道令旨擬畢,才遣吏當即送出。
裴仁基頂風冒雪而至。
李密已回主位,見其到來,親自起身相迎,執其手,說道:“今有一事,非勞公不可!”
請他坐下,李密自亦歸座,說道,“東南危局,公已知之。高曦入寇汝陰、汝南,高延霸進使太康,齊郡公獨力難支。若汝陰、汝南、淮陽有失,則伯當側翼受脅,雍丘我軍只能退縮,全局動搖!我欲請公親提精銳,星夜馳援淮陽,擊二高,穩局勢!公可能往?”
裴仁基慨然應道:“明公所托,豈敢推辭!臣必竭盡全力,破高曦、高延霸,定東南!”
李密大喜,說道:“得公前往,吾無憂矣!”遂詳細交代兵力調配、進軍路線及與孟讓、朱粲等部呼應之策。計議已定,裴仁基拜辭,點兵準備出征。
望著裴仁基離去背影,李密目光深沉。
這一步棋,關乎全局勝負。
……
白馬城中,郡府暖閣。
炭火燒得暖意融融。
“大王,邴元真帶到。”張士貴入內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