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道等人,也都已到沙盤邊上。
細細地察看了良久,李善道拊掌說道:“藥師所議,正與我見相同!河陽確是棋眼!”
看了半天沙盤,才說和自己的意見一樣,這分明是不真之言。但諸臣皆知,每逢李靖獻上佳策,李善道一般都會說“與吾意相同”。屈突通、薛世雄等皆心照不宣,故自不會點破。
然雖李善道已表贊同,屈突通、薛世雄等也無異議,到底事關重大,李靖此議不是一場尋常的戰斗,關系到了底下的整個戰略走勢,因而當然也不是幾句話就能定下的。
李善道便又令下,召在白馬的諸衛將軍以上諸將,俱來計議。
令旨下達,在白馬之諸衛將軍以上將領十余,先后而至。不必多說。
……
管城,郡府。
李密死死盯著裴仁基送來的軍報,面色蒼白,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震怖,半晌無言。
堂下,祖君彥、鄭颋、徐世績等諸臣亦皆沉默,個個心情沉重,堂內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
良久,徐世績打破沉默,離席而起,躬身行禮,儀態恭謹,進言說道:“明公,裴公雖不慎為高曦所乘,遭此挫折,然其軍報中言,我軍將士拼死力戰,予賊重創,高曦部折損至少四五千眾,其精銳‘大刀兵’損失尤重。故此戰,實可謂兩敗俱傷。料想高曦經此惡戰,短期內必無力再起攻勢。此於我軍雖非利好,然對漢賊亦非有利。乞請明公萬勿過於憂慮。”
他小心地偷覷李密神情,主動請纓,說道,“若明公仍不放心,臣敢請命,增援裴公,必竭盡全力,為明公安定東南!”
李密緩緩放下軍報,目光掃過堂下諸臣。
祖君彥眉頭緊鎖,鄭颋神色不安,顯然都被這一戰的失利驚到了。
他深知此刻自己絕不能先亂,於是強自壓下心中恐慌,振作精神,故作從容地笑了笑,說道:“懋功所言甚是!高曦乃李善道麾下驍將,今殲其部眾近半,此戰不能算敗。懋功忠勇可嘉,然增援之事,暫且不必。我已得一計,可趁高曦折損,將其盡殲!”
眾人聞言,精神略振。
祖君彥連忙問道:“明公有何妙計?”
李密走到堂中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手指點向汝陰,說道:“高曦折損慘重,雖分兵一部攻平輿,余部已撤回汝陰,顯是力竭。朱粲引數萬之眾北上,不日便至淮陽。我意令朱粲與裴仁基、孟讓合兵,進圍汝陰!只要能殲高曦,東南局勢非但可穩,更可反逼李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