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號晚。
微博上忽然一個帖子火了,或者說是一個采訪視頻鏈接火了。
導演張銘更新了一篇微博,附加鏈接。
【張銘v:某些人,迷惑大眾說什么國產編劇走出國外,實則是內心深處的崇洋媚外。】
視頻鏈接點擊進去后,則是舊京報的視頻采訪。
視頻中,導演張銘坐在工作室中侃侃而談。
“最近網上說什么國產編劇走進好萊塢,還說什么弘揚華國文化,可實際上呢?”
“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且不說上述真假,試問,從鷹國傳來的新聞報紙載圖來看。”
“鷹國好萊塢的媒體,根本連姓蘇的一個鏡頭都不愿意給,只是在大合照上,看到了某人的身影。”
“我就奇怪了,這種事,怎么就能被大言不慚的說成華國文化走出國外了?”
“試問,有記者采訪他嗎?站在哪里沒人搭理,還好意思說是編劇走進好萊塢了?”
“我表示懷疑,是否是這位姓蘇的編劇,不請自去,而人家羅恩內森導演無法拒絕,然后才讓他站在了大合照上?”
“尷尬!尷尬的要死!”
張銘在視頻中,還闡述了很多蘇牧在好萊塢的相關事情。
比如說,《女巫布萊克》,不過是蘇牧花錢買的一種人氣。
其實都是人家鷹國西莉亞馬修的成績,蘇牧,不過是花錢鍍金罷了。
等等相關言論,再次掀起微博上的熱搜。
下面的跟帖也非常的有意思。
“有些人嫉妒就直說,自己去了不好萊塢,就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樓上的腦殘粉,看沒看完張銘導演的整個采訪?”
“張銘導演說錯了嗎?”
“如果真的是華國編劇走進好萊塢了,為什么點映禮上,沒有一個記者采訪蘇牧?這還不能說明什么嗎?”
“就是,不請自去這種事太丟人了,人家都沒邀請他去,還巴巴的跑過去刷臉,刷存在感!”
“垃圾蘇牧,虧我還感覺他的《誤殺》挺不錯的。”
短短的半個小時,上萬條評論出爐,也直接把這個微博頂了上去。
而隨之,就是更大的吃瓜新聞。
【編劇禾豐v:關于《肖申克》】
“其實我大概知道《肖申克的救贖》的產生經過。”
“當初關于蘇牧導演抄襲風波,我也認真分析過。”
“在當時,羅恩內森導演之所以要購買這部編劇,其實更多的原因,是因為題材撞車。”
“根據我老師在鷹國得到的消息稱,當時的羅恩內森導演,恰巧就要拍攝一部關于監獄的電影。”
“因此,在他知道蘇牧導演這部《肖申克的救贖》之后,嚴重的懷疑自己的題材泄露。”
“可介于《肖申克》當時已經在華注冊版權,所以不得已,才購買了這部劇本的版權。”
話題一出。
整個微博,還有媒體新聞界,霎時間掀起風波。
“我操?也就是說,當時好萊塢大導演是迫于無奈才購買的這劇本?”
“有點奇怪哈,當時的蘇牧在香江是不錯,但他怎么知道羅恩內森的新戲是監獄題材呢?你們就算是污蔑也長點腦子行不行?”
“哈,這還不好解釋?你們難道不知道,去年的時候,羅恩內森導演在華采風?當時就途經香江啊!”
“你是說,姓蘇的當時竊取了羅恩內森導演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