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泉山回來后不久,林然和孫義有過幾次電話交流。
孫義已經去了青海,還給林然專門發了些他在青海旅行時拍攝的風景照,大漠、戈壁、清泉、雪山、一望無垠的曠野——
從照片里都能夠感受到拍攝者的喜悅滿足心情。
孫義告訴林然他很喜歡這邊的風土和人情,也在這邊見到了有快要荒廢的希望小學,學校里缺少人手,便想要在這里留下來。
林然對此表示贊同支持,答應幫忙將小學翻修重建,順勢提出了請求,說起開心網在青海那邊的百萬種樹公益項目,請孫義在那邊幫忙負責監管和運營。
本地希望小學的孩子們課余時也可以一塊兒幫忙種樹,開心網以種樹補貼的形式為孩子們支付報酬,還能用于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孫義很高興,痛快地就答應了下來。
兩人都是昔日靈泉山那場暴雨山洪中生死患難的交情,也都知曉彼此所做的公益和善心,相互間不會客氣。
但隨即孫義又提出條件。
他自已不需要任何工資,而作為工作的交換,張口就跟林然要了一堆物資材料,包括課桌、課本、還有書包紙筆和課外讀物。
電話里的孫義也有些不好意思:
“真不行,我這邊一個人替你多干兩份工。”
“反正我有的是力氣。”
“但物資這一塊,這邊孩子們也都窮。”
“缺這些。”
當時林然聽得就沉默了一下。
這不是他第一次認識孫義,每一次聽到對方這樣的話語,心中都有著震動。
魯迅說過。
我們這個民族,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正是這些人的存在,構成了民族的脊梁。
電話那頭的那位普通尋常的山村支教老師,或許真的不需要什么身外物身外名。
即便這一世與那所謂的感動南省十大人物的頭銜失之交臂。
卻依舊不妨礙他的光芒會在這片大地上璀璨耀眼。
那份高潔的品德。
有朝一日,足以成圣。
……
于是過去這幾個月時間里,青海那邊孫義已經入職開始忙碌。
而林然這邊當時也在忙著和人人網、企鵝集團的大戰。
便顧不上聯系。
只是偶爾從公司負責公益種樹項目對接的員工口中聽說,青海那邊的項目進展一切順利,青海那位負責人辦事認真細心,每一筆款項和樹苗樹種的使用都記錄清楚,事無巨細。
林然對此不覺意外,只是關照下屬不能少了那邊希望小學的物資和圖書、裝備的供應。
除此以外,便沒有多做打擾。
直到如今六月下旬。
一晃眼臨近暑假。
才再次得到了對方的音信。
接到孫義電話的時候,電話那頭的他精神頭依舊很好,笑聲爽朗而有活力,或許是被青藏高原的廣袤和獵獵風沙洗禮,感染出了幾分西北的豪邁大氣。
電話里的孫義給林然做了項目的匯報,表示樹苗種植和防風治沙的推進一切順利。
也提到希望小學這邊的境況。
對林然表示了感謝,最后還熱情發出邀請:
“你們放暑假了吧?”
“有空的話,要不要來青海走一遭?”
“我保證,一定不虛此行!”
林然對此欣然接受。
剛好最近公司運行走上正軌,他這個開心網聯席總裁兼新浪常務董事沒什么事兒,純純每天被夾在兩邊員工下屬當中處理各種告狀頭大如斗。
出去走走也能躲個清閑。
轉頭把這事兒和自家女友一提。
蘇清顏也同樣意動。
兩人如今雖然是君盛事業部的正副部長。
但真有工作——
直接轉手交給
別的不說,同樣是新提拔升職的蘇清河跟慕晚迎這兩位得力干將,就可以把事業部這邊的大小事務給處理得面面俱到,絲毫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