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的過往,我想他一定瘋過,瘋的比承乾太子在貞觀十四年之后更厲害。從地獄而來,卻沒有變成害人的惡鬼。他身上的擔當不曾被磨滅,反而添了對蒼生的憐憫。我心疼他的經歷,更驕傲他的蛻變。”
李世民緊閉雙眼,強忍眼淚,姓高的都沒哭,他就是哭也不能在姓高的面前哭。
高慎微嘆氣,“順天意輪回千年,經百世難了因果。諸般枷鎖困真我,至今不知我是我。”
“前兩句朕聽明白了,諸般枷鎖困真我,至今難知我是我。敢問先生,何解?”
李世民猛地睜開眼睛,眼淚滾珠一般落下,頓覺尷尬無比,急忙拿手去擋,無奈袖子太短,擋不住。
“讓先生見笑了。”
李世民尷尬不已,慌忙擦了眼淚。怪不得李承乾總穿廣袖,往后也換廣袖。
“陽明心學中的一段話,我改了一下。意思就是,承乾的執念太深,執念越深,因果就越重,所以才說他諸般因果加身。
他是承乾還是高明,或是其他什么身份,只怕連他自己都沒想清楚,所以才說他至今不知我是我。”
李世民道:“依先生所言,承乾該是誰?”
高慎微嘆氣,“他是誰,只有他自己說了算。可是,他至今都還不太懂這個道理。我若早知他的過往,肯定引導他去學哲學。”
“哲學是什么?還請先生賜教。”
高慎微道:“哲學是一門學問,其目的在于探究宇宙和人生根本的學問。立足于客觀現實,通過理性思考與邏輯論證,揭示世界本質、人生意義以及人類認知的邊界。”
李世民起身,倒了杯茶水抿了一口。
“承乾小的時候,先生不妨同朕說說,他留在這里還要幾十年,朕知道他的秉性,也好同他相處。”
皇帝主動了解高明過往,這是好事,可高明的脾性,怕是會讓李世民希望落空。
帝王的付出得不到回報,吃虧的只會是高明。
“陛下,時空錯位,付出的再多也都會無意義。如今的高明,陛下拿他當做太子就是最好,至于兒子,太難了,幾乎不可能!”
李世民的心裂出了一條縫,“先生又不是承乾,憑什么覺得朕不可能扭轉乾坤?”
高慎微道:“陛下做秦王之時,尚且不甘為臣。說一句不拿大的話,我和高明的母親,我們這樣開明且通達的父母,放在未來也都是少之又少。”
李世民一滯,吃過了珍饈,如何咽得下糟糠?
這是承乾對他和高柏的評價,承乾在未來不過三年,就已經完全接受不了他這個父親,何況是被養了二十八年的轉世承乾。
“高先生,若你在朕的位置,你是否能甘心?”
高慎微輕笑,說到偏執,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真是一脈相承的像。
嫡長子繼承制度,讓李世民贏了的名不言不順,如鯁在喉,所以將內心的不甘施加在李承乾身上,毀了李承乾,證明嫡長子繼承制度的錯誤,為自己的偏執畫上句號。
李承乾輸了,帶著執念轉世千年。
“魏王李泰說出了殺子立弟的話,讓陛下看透了他的陰狠毒辣。晉王李治同武才人那檔子事,以及陛下駕崩他不許兄長為父奔喪,讓陛下對他仁孝溫厚的評價成了莫大的諷刺。
陛下不甘,與其說是愛子之心,倒不如說毀了承乾之后,發現自己最屬意的繼承人是易牙,豎刁之輩,自己最終選擇的繼承人,用武周篡唐在史書之上給了陛下一個響亮的巴掌。
陛下,你……”
“老匹夫,你想死嗎?”
高慎微面不改色,繼續剛才沒說完的話,“除非時光倒流到武德二年,陛下像教導您第二任太子那樣疼愛承乾,否則無論陛下付出再多,也是虛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