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乾,后世為何能推廣白疊種植?你還記得是怎么推廣的嗎?”
“讓臣想一想,畢竟隔得時間太久了。”
等了小半刻鐘時間,李承乾覺得沒必要開口,棉花真正徹底被推開種植在元朝,跟忽必烈有關系,可那一套措施,放在眼下并不適合。
“父親,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未來那套法子,未必就適合當下。”
李世民不死心,繼續追問:“你先說說,后人用的什么法子?”
李承乾道:“那是一個草原民族開創的王朝,草原人是一等人,西域的色目人是二等人,漢人是第三等人,最后投降的宋人被定為南人,列在最后一等。以軍事的鐵血手腕壓制,處在底層的漢人和南人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
李世民暗暗搖頭,按照承乾說的這些,套用過來,就是以軍事手腕,強制世家大族種植白疊,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三尺朝堂之上,同帝王指點江山的人,有幾個不是出身大族?幾個不在世家之列?
“一味地以武力威懾,不修德政,這樣的王朝不會長久的。”
李承乾點頭:“九十來年,就被覆滅了,的確不怎么長久。”
唐王朝建國九十多年的時候,還在玩兒宗室大亂殺,建國百年之后,才開啟盛唐。
“滅了高昌之后,父親在安西設立了都護府,統轄安西四鎮,還推行屯田,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一屯是五十頃,一頃一百畝,安西都護下轄各屯合計兩千八百頃,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李世民笑道:“你的意思是讓駐守安西的守軍,屯田種植白疊?”
李承乾點頭:“邊境的屯田,每年種植出的糧食,并不足以支持當地守軍用度。”
這種屯田,就好比公社時期的狀態,給官家干,無利可圖,大家自然三天打魚,兩天篩網,種子種進去就行,沒幾個人關注結果。
“屯田種糧沒能解決邊軍的糧食問題,每年朝廷還有額外的軍費支出,倒不如直接劃了,種植白疊。伊吾和天山的田畝較少,先從兩地開始試點。種出來的白疊,朝廷統一收購,折成軍餉,撥發給負責種植的將士。有利可圖,才能刺激生產。”
李世民道:“我打算貞觀十七年發兵攻打高句麗,按照你說的試點,那得明年才能開始,伊吾和天山兩地,試點的范圍是不是太小了?”
李承乾沉默片刻:“父親,老祖先給的經驗,新政策推廣,要先試點,看收益情況,若產出大于成本投入,則因地制宜的推廣,反之就要及時止損,考慮新的出路。
伊吾和天山統共一百頃土地,也就是一萬百畝的白疊,這個數額的田畝,投入和產出可以有一個明確的數值比較,得失一眼就能看出,虧損的話朝廷承擔的財政壓力也不會太大。
按父親的意思,全面在安西推開,一旦虧損,巨大的財政壓力就會壓得朝廷喘不過氣來,到時候朝廷就要做好給整個安西兜底的準備。